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煤炭价格虚高炒作因素明显 三季度价格平稳下降
煤炭价格虚高炒作因素明显 三季度价格平稳下降
  • www.chemmade.com
  • 2011-07-28 14:38:47
  • 21世纪经济报道
  •   “主要发电企业的煤炭库存天数已经达到了18天,煤炭采购热情显著降温。” 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副总经理李学刚说,“如果按合理可用天数15天来衡量,现在电企库存明显偏高了。”
      
      与此相应,持续上涨了14周的煤价在7月显现出调整迹象,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已经连续3周下跌。
      
      分析人士称,动力煤价格平稳下降将成为第三季的主旋律。四季度煤炭市场的情况则要看宏观经济的表现,但煤价很难重现去年四季度持续下跌的局面。
      
      “价格被炒得过高了。”李学刚在评价连续14周上涨的煤炭价格时说。
      
      3月16日到5月底,市场动力煤价格出现持续、快速上涨。环渤海动力煤指数在5月底达到837元/吨,累计上涨了70元/吨,比2010年11月23日高点的796元/吨还高出了41元/吨。此后直到6月22日又上涨了6元。
      
      李学刚认为,火电需求快速增长是国内动力煤市场复苏的基础。“短期内投放‘四万亿’投资必然导致高耗能产业的重复建设,这些能源需求在去年年底开始逐渐释放。而‘十二五’经济开门红效应在电力需求方面也表现了出来。”他说。
      
      原中能电力燃料公司总经理解居臣表示,上半年电煤供应比较平稳,但局部出现短时间供应紧张,二季度供应状况有所改善,但需求拉动明显。
      
      大量煤炭需求与今年的“电荒”有关,业内人士认为,电煤短缺的现象却被夸大了。“缺电是存在的,但缺电并不是因为缺煤。”李学刚说,“今年前4个月,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的电煤库存都在15天左右,缺煤的形势被夸大了,把价格炒得太过了。”
      
      国内价格被炒高后,煤炭进口量随之上升。“我国煤炭进口的量虽然不大,但其对沿海动力煤价格的影响不能忽视。”一位分析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去年我国煤炭进口量达到了历史新高,全年进口煤炭16483万吨,同比增长30.99%。但在去年10月份之后,国际市场现货煤炭价格出现持续、大幅度上扬,国内动力煤价格却反向运行,导致煤炭进口逐渐呈现亏损局面。
      
      “进口煤炭按照内贸价格销售,每吨要亏损150元左右。”业内人士称。
      
      因此,进口煤炭量在2、3月份出现急剧、大幅萎缩,而这增加了对本土煤炭的需求,助推价格上升。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