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义”论市场对钾“宣战” 提早摆脱进口依赖
“义”论市场对钾“宣战” 提早摆脱进口依赖
  • www.chemmade.com
  • 2011-07-28 09:25:19
  • 中华商务网
  •   近年来,我国化肥行业发展迅猛。尤其是在氮肥、磷肥方面的成绩更为突处,贸易模式也从进口逐渐转为出口。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际市场。直到08年以后,随着氮肥和磷肥的外贸量的逐年猛增,政府开始以出口关税的形式加以限制。而作为化肥的核心,"氮、磷、钾"缺一不可。中国可称为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但对钾肥的巨大需求,实难做到自给自足。国内钾矿资源的缺乏以及较低的产能,两方面因素使得农业生产中超过半数的钾肥用量需要进口,无形中给我国粮食生产增加了不安全隐患。
      
      如果按农业部门推荐的氮、磷、钾施肥10:4:3的配比计算。考虑到氮肥的年施用总量会在6000万吨以上。那么,钾肥年需求量也应该超过2000万吨。而由于前文中所提到的国内资源不足、产能过低,加之大量需要进口,况且国际钾肥市场价格的不断上涨。因此,国内整体需求受到明显抑制,年需求量仅需1000万吨左右。即便如此,我国目前每年钾肥产量也只能达到400-500万吨,而且还是在经过"十一五"计划扩产之后。另外,根据来自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分会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已探明的氯化钾存储量为3.64亿吨,仅占全球氯化钾总储量的2%左右,且以液体矿为主。大概有95%分布在西部的青海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罗布泊北洼地。而我国目前大规模开发的仅是品位较高、易开采的晶间卤水钾资源,折纯后的氧化钾储量仅为0.8亿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缺钾问题在短时间内极难解决。
      
      国内钾肥产能供小于求,依靠进口似乎有些受制于人。由于国际钾肥市场垄断局面较为突出,在刚刚结束的中国与俄罗斯BPC公司下半年钾肥大合同谈判中,国内中化、中农等大公司免强将下半年进口到岸价确定在CFR470美元/吨(现金、提前装卸折扣20美元/吨,与上半年相同),合同总量为60万吨。而且,我国未来与加拿大APC公司的钾肥进口合同也已签订为470美元/吨。此价较2011年上半年的400美元/吨到岸增涨了17.5%。但中方却表示无能为力,毕竟俄罗斯及加拿大依靠其全球资源占有量,对钾肥定价拥有绝对话语权。表1中显示了我国历年进口的钾肥量。如果2011年下半年按470美元/吨的到岸价进口氯化钾,我国则至少需要支付168.4亿元人民币,这可谓是天价了。
      
      表1、历年氯化钾进口量统计
      
      时间 进口量(万吨)
      
      2003年 623
      2004年 718 
      2005年 883 
      2006年 705
      2007年 941
      2008年 514
      2009年 198
      2010年 524
      2011年 600以上
      
      面对国际钾肥市场的强势涨价,中国更有理由向钾肥"宣战",积极发展本国的钾肥产业,并研发新技术以适应国内低品位氯化钾现状,同时解决贫矿无人开采的问题。另外还要继续扩大现有氯化钾企业的产能。据统计:西部大开发战略进行的十余年中,已将青海盐湖钾肥的年产能从100万吨增加到了250万吨的规模。而在"十二五"计划中,国家也经进一步加快新建100万吨氯化钾装置,最终将提升到350万吨。但对于氯化钾1000万吨的年需求量而言,还需要有关部分加紧部署后期工作,这也是保证中国粮食生产的头等大事。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