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淡季“电荒”现象倒逼化工节能
淡季“电荒”现象倒逼化工节能
  • www.chemmade.com
  • 2011-07-27 09:39:55
  • 中国化工报
  •     上半年出现的淡季“电荒”现象,使石化行业经济运行经受了新的考验。在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的大环境下,作为重点耗能产业的石化行业,正在千方百计做好节能降耗这篇大文章。

      来自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信息显示,今年是我国自2004年以来电力缺口最大的一年。往年的“电荒”都只出现在用电量大的夏季,而今年的“电荒”在用电淡季的三四月份就出现了。3月份,江苏、浙江和山东等地首现“电荒”,4月份开始东风西渐,5月份已经遍布全国,甚至连水电大省湖北、湖南和煤炭大省山西、河南和陕西也出现电力告急。

      电力供应不足对高耗能行业影响较大,化工行业更是深受“电荒”之苦。上半年,本应处于市场需求旺季的合成树脂行业,却意外地承受着价格普跌之痛。由于“电荒”的提前到来,严重影响了下游塑料加工企业的开工率,从而大幅减少了对合成树脂的市场需求。今年以来,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中,除聚氯乙烯价格走势略显坚挺外,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ABS的价格均呈下跌态势。

      “电荒”虽然直接推动了纯碱和氯碱价格的一路上扬,但是这种涨价多少显得有些无奈。受“电荒”影响,两碱行业总体开工率明显下降,以致产品供应量大大缩减。产能过剩行业在“电荒”严重的非常背景下变成了短缺经济,使两碱的市场价格急速拉升。两碱价格上涨的另一个原因是电力价格的上涨,即成本的上升。国家发改委自6月1日起上调了山西、青海、甘肃等15个省区市的非民用电价,还同时要求各地禁止对高耗能企业实行优惠电价。两碱作为高耗能行业,对此首当其冲。据分析师测算,此次电价上调,将使烧碱成本上升32元/吨,电石成本上升47元/吨,聚氯乙烯成本上升107元/吨。成本的增加,加上开工率的下降,支撑了两碱价格的“水涨船高”。

      深究“电荒”的成因,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表示,缘于部分高耗能行业的过快增长带来了能源需求的快速增加。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统计,今年前5个月,石油和化工行业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73.3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化学工业投资2931.7亿元,同比增长25.6%。另据工信部统计,今年前5个月,化工等五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猛增26.6%。可见,高耗能产业的产能扩张,加剧了“电荒”的出现。石化行业要想彻底摆脱“电荒”之困,必须加快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改变过多依赖能源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

      面对“电荒”,各地化工企业积极应对。比如,江苏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自备了发电机组;湖北宜化集团等企业通过调节生产计划,尽量避开高峰用电。此外,还有企业通过加大技改力度实现节能降耗来应对“电荒”。比如,江苏苏化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技改进一步制取含量为32%的成品碱,节约了从10%淡碱液蒸发到30%商品碱所耗的电量,大幅降低了吨碱能耗;还对年产40万吨硫黄制酸项目实现余热发电,发电量占到公司总用电量的18%。

      但是,也有化工企业在应对“电荒”时采取了投机取巧的办法,如停用污染治理设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达到“省电”目的。据一家化企负责人透露,环保设施耗电占该企业全部电耗的9%左右,如果不开除尘设施,每年可节电约300万千瓦时,节约资金200多万元。据了解,随着“电荒”的蔓延和节能指标考核力度的加大,以停用环保设施来“节电”的企业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对此,有关专家指出,这种方法绝对要不得,企业只有做到生产发展和节能减排“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彻底摆脱困境,实现健康永续发展。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