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起多套甲醇装置检修或意外停车,导致国际供应进展,其中以东南亚地区缺货尤其严重。其中:
文莱85万吨装置6.15-7月初意外检修;
Petronas 2# 170万吨装置6月中旬-7月中旬意外检修;
Sabic 5# 170万吨装置7月初-7月中旬意外检修;
ZPC 2# 7.3-8.3计划检修;
以上累计产量损失超过33万吨。
鉴于此6月初至今,甲醇行情一路攀升:东南亚从355-360美元/吨(CFR东南亚)涨到385-400美元/吨(CFR东南亚);同期中国价格从352-355美元/吨(CFR中国)升到360-365美元/吨(CFR中国);西亚价格从310-320美元/吨(CFR印度西海岸)升到360-370美元/吨(CFR印度西海岸)。
东南亚价格重回亚洲最高,且与中国和西亚存在25-35美元/吨不等的价差,区域之间存在套利可能。国际供应商和中间商除加大中东对亚洲的出货量以外,也从亚洲一些低价区补货到高价区,搜货对象中也包括中国。
6月底至今,中国甲醇从保税仓出口货物总量累计超过2万吨,成交价格从353~365美元/吨(FOBCMP)不等,目的地东南亚和韩国。这是自2008年7月以来,中国甲醇再次出现出口机会。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次出口特点以保税仓货物转出口为主,国产货出口成本核算理论值在至少在380美元/吨以上,因此国产甲醇目前仍不具备出口的可操作性。
截止目前,中国内外盘价格持续倒挂,需求疲弱致内贸价格6月盘整向下。7月在国际供应紧张、进口价格居高不下,未来进口供应减少和保税出口的推动下,内贸价格才逐步企稳反弹。然而,下游实际消费需求相比6月并没有明显改善。除DMF等个别产品以外,其余行业如甲醛、MMA、MTBE、二甲醚开工不同程度下滑。因此,需求并不支撑内贸价格向上推升。主要下游行业状况简述如下:
甲醛:进入梅雨季节,加之麦收影响,下游人造板装置停、减产增多,大部分地区甲醛开工分别出现5-8%不等的跌幅;华南部分甲醛企业表示今年下游板材企业资金缩紧也是需求难以提振的原因之一。
醋酸:6月主要装置不可抗力和集中检修陆续恢复,醋酸现货供应紧张的状况逐渐缓解过程中。炎热季节到来,下游需求逐步进入传统淡季。供应商基于前期供应紧张调升报价的要求还在继续,但用户大部分维持按需采购,对后市谨慎看淡。
二甲醚:7月液化气行情反弹,二甲醚与液化气价差1700元/吨,套利空间17%。同时,二甲醚部分装置检修,行业平均开工率略有下调至36%。在此背景下,下游采购相比6月好转,二甲醚企业库存开始减少,成交价格略有走高。业界人士反馈,液化气价格7月中旬以后可能见顶,因此对二甲醚后市支持力度减弱。
综上,中国甲醇出口仍旧只是亚洲的一个临时补给站。若中国与亚洲其他地区的域间价差继续扩大,中国出口量可能继续增加,进而对内贸价格形成支撑。截止目前,华东江苏甲醇主流成交在2870元/吨左右,交易多集中在贸易环节,用户采购相对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