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抗生素原料药量价齐跌 分级管理大限将至
抗生素原料药量价齐跌 分级管理大限将至
  • www.chemmade.com
  • 2011-06-27 09:53:56
  • 第一财经日报
  •   “往年6至8月份本来就是淡季,现在分级目录又还没有定,企业都很迷茫啊。进不进得了目录结果完全不一样,所以下游制剂企业观望情绪很重。” 华北制药一位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自5月中旬办法发布以来,国内抗生素原料药企业“置身冰窟”,多数品种量价齐跌,其中头孢菌素类原料药厂商受苦最甚。
      
      “医药中间体7ACA从去年年底的830多元/公斤跌到了现在的560元/公斤。”广东一家生产抗生素原料药的上市公司杨先生告诉《第一财经日报》。7ACA是头孢制剂最重要的中间体之一,广泛用于合成头孢曲松等抗生素。
      
      在日前结束的中国原料药大会上,丽珠集团、联邦制药等多家抗生素原料药生产企业反映,办法严格限制抗生素使用的效应已经显现,目前下游制剂企业观望情绪浓重,造成上游原料药降价滞销。
      
      剑指抗生素滥用
      
      办法规定,三级医院购进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50种,二级应用不得超过35种。
      
      “头孢在医院里用得太多了。同样是抗感染药,安乃近和青霉素比头孢要便宜很多,但是医生不愿意开。”浙江一家生产头孢类抗生素的公司经理金先生表示,由于头孢类药物相较其他抗感染药定价更高,医生得到的回扣也较多,因此占据了市场较大的份额。
      
      有数据显示,抗感染药物占中国药品市场的四分之一,是使用量和销售金额最大的一类药物,而头孢类抗感染药物占比最大,占据了约60%的市场。
      
      “从技术上讲,头孢合成的难度要高于青霉素类,价格也较高,属于常用的抗菌素。但治疗特殊的病则需要依靠培南类、大环内酯类等抗菌素,头孢的中间定位显得很尴尬。近两年,头孢开发得太多太疯了,一二三代头孢都在使用,所以管理趋严是必然的趋势。”中国化工网医药化工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办法还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级。不过,由于分级目录的出台对抗生素产品销售影响重大,目前尚未正式颁发,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秘书长周燕昨日也向记者证实,“现在还没有看到正式的版本下发。”
      
      不过,也有企业人士认为,分级管理将造成医疗资源向三级医院密集集中,患者获取部分特殊的抗生素难度很大。
      
      上游采购趋于停滞
      
      由于分级目录尚未发布,制剂企业表现谨慎,上游采购趋于停滞。这使得原本产能就已过剩的头孢类原料药价格快速下滑,鲁抗立科药物化学有限公司的头孢地嗪从4500元/公斤降到4000元/公斤;青霉素类原料药也未能幸免,如阿莫西林原料药从年初的240元/公斤下行至195元/公斤,青霉素中间体6APA也从220元/公斤掉到了195元/公斤。
      
      “不仅是降价,主要还是销售受阻,因为制剂厂一直在等待政策明朗,都不敢买原料。”广东一家原料药企业的员工表示,公司正在扩大对国外市场的销售,但由于国内市场普遍不景气,企业纷纷寻求海外通路,导致国外市场价格也处于低位。
      
      “管理办法出台,配合着年初的抗生素降价和‘唯低价论’的招标,使得整个行业都处在停滞状态。”广东一家医药企业人士称,“由于很多企业拿不到标,拿到标的企业价格又那么低,许多小型民营企业已经关闭,导致我们很多原料药厂下游没有企业可以供货。”
      
      与此同时,国内抗生素原料药企业还受到老对手印度的竞争。上述浙江企业的金先生告诉记者,有一个品种从印度进口的价格仅为国内均价的2/3,印度的人力和资源成本都低于中国,不过,从印度进口的原料主要供给国内的小企业,质量是比较差的。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