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吉林市化工产业开展国际化合作
吉林市化工产业开展国际化合作
  • www.chemmade.com
  • 2011-06-26 08:52:52
  • 吉林新闻网
  •   据吉林市政府介绍,近日,在德国埃森市,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吉化北方公司、吉林神华集团、吉林化工园区与德、美两国4家跨国公司成功签下预计总投资超百亿元的8个化工大项目,翻开了吉林市开展化工产业国际化合作的崭新一页。
      
      吉林石化公司在这次签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该公司副总经理李殿军参加了在德国埃森市举行的吉林市化工产业投资环境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并介绍吉林石化的发展情况。
      
      “加快国际合作步伐,已经成为吉林石化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6月21日,吉林石化副总工程师鲁建春道出了吉林石化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的原因:一方面,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可以迅速扩大主导产品生产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帮助吉林市与跨国公司合作,建设下游深加工项目,可以实现化工产品就近销售,进一步提高企业运行和经营质量。
      
      “十一五”末期,吉林石化原油加工能力达到10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达到85万吨,年产品总量达到750万吨,年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而“十二五”期间,吉林石化要按照“千万吨炼油能力、百万吨乙烯规模、国家碳纤维研发生产中心、中国石油东北地区碳四碳五资源集聚加工基地和建设燃料乙醇新业务板块”的发展定位,打造千亿元产业基地。
      
      鲁建春说,要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首要一点是转变发展观念。吉林石化以往的发展实践证明,要快速发展,仅依靠吉林石化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借助“外力”是加快发展的有效手段。
      
      多年来,吉林石化一直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并且从中受益。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们就与世界化工巨头德国巴斯夫公司成立了合资企业--巴斯夫吉化新戊二醇有限公司。10多年来,双方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合资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近年来,吉林石化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主导产品装置的技术水平和创效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丙烯腈、甲甲酯、乙丙橡胶三套装置的产能达到国内第一。该公司在建的40万吨ABS项目一期工程就采用韩国三星集团技术,建设一套年产20万吨ABS专用料生产装置。
      
      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吉林石化注重消化吸收,完成了20万吨ABS、20万吨乳聚丁苯橡胶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开发并形成了工艺包文件,建成了200吨乙丙橡胶中试装置,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吉林石化国际化合作的道路越走越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吉林石化进一步加大与国际大公司的合作。尤其是在先进技术的引进方面,他们正积极寻求与国际著名的化工企业开展合作。聚碳酸酯、石油树脂、丁基橡胶、聚甲甲酯等项目,已被列为吉林石化开展国际化合作的重点。
      
      作为中国化学工业的长子,吉林石化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大力支持地方化工产业开展国际化合作。随着千万吨炼油扩建项目的投产,吉林石化重要的基础化工产品产能显著提升,可以为下游深加工项目提供可靠的原料保障。他们生产的液体化工原料通过管道就可以直接输送到下游企业。
      
      同时,吉林石化还可以在硬件方面为地方引进国际化工项目提供有力支撑。在吉林化工园区建设项目,吉林石化可以在蒸汽、污水处理等公用工程方面提供支持。这些对于化工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此次吉林市在德国成功签下8个化工大项目,可以说,吉林石化是重要的依托。
      
      从自身的发展角度讲,吉林石化也希望更多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到吉林化工园区发展,并且能和这些公司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一个繁荣的化工产业生态系统,对其中成员的生存和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鲁建春表示,吉林石化将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全力配合、支持地方开展化工产业国际化合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多做贡献。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