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首台国产煤炭气化炉诞生 订单“下派”国际巨头
首台国产煤炭气化炉诞生 订单“下派”国际巨头
  • www.chemmade.com
  • 2011-06-21 09:42:48
  • 新民晚报
  •   让干煤粉在高温高压的气化炉内“洗桑拿”,经净化处理后,大部分洁净煤气供燃气轮机燃烧发电,余热推动蒸汽轮机发电,剩余的一小部分洁净煤气还能“投身”化工原料的生产。这种新型“洗煤术”叫“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国内首个示范工程的关键设备由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制造完成。
      
      “桑拿房”1500℃
      
      “桑拿房”是国内自主研发的首台IGCC气化炉。干煤粉经过1500℃的气化反应,产生合成气后,再通过一系列复杂工艺来发电。每天有2000吨干煤粉在“桑拿房”除尘、脱硫, 煤中的能量被“吃干榨尽”,发电效率大大提高。目前,气化炉已吊装到位,将来IGCC示范工程投产后,一年能发绿电12亿千瓦时。
      
      IGCC气化炉的首台突破,为上海锅炉厂积累了煤气化关键设备的制造经验。以此为契机,上海锅炉厂调整生产布局,改造厂房,新增3万多平方米的生产场地,专门用于生产附加值高的气化炉、绿色煤电机组。
      
      应对“最严标准”
      
      提高燃煤效率,让污染减到最低,是上海锅炉厂的绿色追求。
      
      前不久,国家环保部更新了火电厂大气排污标准,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降到欧洲现行标准的一半,堪称“世界最严标准”。“新标准意味着‘十二五’期间,全国所有现役电厂都要改造。这对我们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公司党委书记何士林说。锅炉厂建立3兆瓦多功能煤燃烧热态试验平台,把清洁燃煤的新技术、节能减排新项目集中到平台上研发。公司还在加紧研发碳捕捉与封存技术,燃煤发电厂产生的气体经脱硫等环节后,将二氧化碳分离并收集起来,或回收利用,或埋入地下。
      
      订单“下派”国际巨头
      
      过去,上海锅炉厂只生产锅炉;现在向提供“锅炉岛”的工程总承包和服务商转型。
      
      “转型源自‘走出去’的战略。”何士林介绍,受日本核危机影响,欧美国家的核电发展步伐放缓,火电需求激增。为了适应这一形势,公司加大研发、营销队伍,拓展海外市场。去年底,上锅厂接到哥伦比亚的订单,预计今年出口业务将占总销量的47%。
      
      过去,国际巨头把订单“分包”给上海锅炉厂;现在,由于订单多,公司把部分活“下派”到阿尔斯通等国际大公司。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