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成品油定价新机制正拟议 调价间隔或缩至10天
成品油定价新机制正拟议 调价间隔或缩至10天
  • www.chemmade.com
  • 2011-06-14 09:28:49
  • 中国证券报
  •     业内人士日前透露,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将朝市场化方向完善,新的成品油定价权可能向三大油企下放,具体方案有望于年内出台。中国证券报记者13日从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处证实,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正在讨论中。

        据权威人士透露,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正在拟定,其中可能包括:成品油调价间隔从目前的一个月缩短至10天,将成品油定价权下放给三大石油巨头。此外,作为成品油调价标准的三地变化率4%左右的幅度也有可能缩小。

        将成品油定价权下放给三大石油巨头无疑是最引人关注的内容,有关专家认为,这将是成品油定价机制走向市场化的标志。

        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的《关于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就指出,要积极推进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

        “在国外很多地区,油价都由企业自行制定,国家发改委如果将成品油定价权下放给石油企业,无疑将是成品油定价机制进一步市场化的表现。”信达证券石油石化分析师郭荆璞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业内认为,成品油定价的进一步市场化,对三大石油企业的盈利来说,无疑是利好。券商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一季度以来,三大石油企业的炼油板块频报亏损,如果三大油企自主定价,那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这种局面。

        如果发改委把成品油定价权下放到石油企业,可能对物价上涨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国际油价维持在100美元左右,今年一季度进口油价上涨20%,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国际油价大幅度上涨。”盛荻指出。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表示,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可能意味着有两大风险,一是三大石油巨头如果自主定价,国内油价上涨的速度可能会更快,对物价上行压力也会更大。二是三大巨头自主定价也可能会对一些民营炼油企业造成很大压力。

        “这会导致油企垄断进一步深化。”中国加油站网分析师黄顺敬表示。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