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南》提出:未来5年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时期。这其实不仅是化工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当前有三个因素在迫使中国经济必须作出调整。
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因素。目前,能源消耗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整个人类社会都在为节能减排而殚精竭虑。作为人口第一大国、能耗第一大国,中国不可能置身事外。中国的现代化只开了个头,但电力消耗总量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在水电、核电均遭到抨击,煤电眼下就已无法调和的情况下,我们无法想象中国的发电量未来像人口一样,也是美国的4倍多。我国确定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的目标。要落实这一目标,就必须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这就离不开产业结构调整。
二是全球经济的因素。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结构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从需求结构看,发达国家试图改变过度依赖负债消费的发展模式,通过增加中小出口企业贸易融资、有条件放松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迫使贸易伙伴扩大市场开放以及美元贬值等手段扩大出口。从供给结构看,发达国家积极推进“再工业化”,大幅增加研发投入,支持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等产业发展,抢占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才能适应世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在国际合作和竞争中赢得主动。
三是中国经济本身的因素。目前我国产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工业比重过高且附加值低;过度依赖加工制造环节,决定市场地位和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高技术产业名义比重提高较快,但多集中于价值链低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低端加工组装、缺乏自主技术和品牌的局面难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