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钒资源开发思路将做重大调整 或拉动万亿需求
钒资源开发思路将做重大调整 或拉动万亿需求
  • www.chemmade.com
  • 2011-06-03 09:36:33
  • 中国证券网
  •   钒电池初露锋芒,预计产业化将拉动万亿需求
      
      “十二五”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及产业基地规划最快将于今年年中发布。记者日前从有关渠道获悉,钒资源的利用思路较之前发生重大调整。未来对钒钛与金属伴(共)生矿的冶炼,将从以钢铁产品为主,逐渐过渡到钢铁与钒钛产品并重,甚至不排除最终钒钛成为主产品、钢铁成为副产品的可能。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专家昨日对记者表示,钒钛资源已受到国家层面的关注,未来的开发利用中将加强对钒钛资源的开发利用。
      
      我国是全球钒资源储量大国,钒主要集中在四川,占全国储量的62.2%。
      
      新兴产业初露锋芒
      
      随着我国新建核电的暂时停批,以及严峻的电荒形势,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领域。而作为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最为优质的储能设施,钒电池的产业化应用将正登上历史舞台。
      
      随着“十二五”钒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规划的制定,以及近期中钢协钒业分会的成立,标志着对钒矿的利用开始上升到国家层面。
      
      作为钒业分会的首任会长,攀钢集团总经理余自甦日前在钒业分会成立仪式上透露,以攀钢、承钢等为代表的钒制品生产企业将积极推进钒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在这个综合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钒电池恰恰是钒矿利用前景最广阔的领域。多位业界人士一致认为,钒电池将带动钒需求的爆发。券商初步估算,中国的钒电池市场规模将达1.6万亿元。
      
      多地瞄准钒电池市场
      
      钒电池,全称为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目前,钒电池的发展正在加速。去年,国家电网在张北推出了20兆瓦的风能和光伏一体化储能项目招标,钒电池已进入中标之列。
      
      近日,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国内首台5-10千瓦高性能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样机正式投入运行,其储能效率达到70%的先进水平。
      
      除此之外,我国多个地方也在瞄准钒电池这个新兴产业。
      
      攀枝花市有7大工业产品被列入《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培育发展规划》,其中攀枝花钒钛钢铁研究院和兴辰钒钛实施的钒电池被列为区域特色产品。
      
      在承德双滦,近日,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年产3万吨五氧化二钒等项目先后在双滦钒钛产业聚集区落地或投产。双滦将以钒电池为突破口,强力推动从以钢带钒向以钒带钢转变。
      
      在长沙,该市打造的新材料集群包括超级电容器材料,全钒液流电池等。长沙预计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预期销售收入5000亿元左右。
      
      储能电池有助电网削峰填谷
      
      电荒的蔓延倒逼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其中储能技术的应用将得以快速发展。目前在智能电网中的示范性项目中,多项储能技术已获应用,包括铅酸蓄电池、钒电池、钠硫电池等。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助于支持电网削峰填谷。
      
      作为储能电池之一的钒电池,全称为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相比其他蓄能电池,它有着容量大、效率高、寿命长、响应速度快、可瞬间充电、安全性高、成本低等众多优点。
      
      业内专家告诉记者,钒电池充放电次数超过10万次,使用寿命达到10 年以上,钒电池可以几乎无限制地多次充放电,不造成储能材料的衰减。而其他化学电池充放次数都有固定的上限,钠硫电池是4500个循环,锂电池是2000个。
      
      此外,钒电池可支持频繁大电流充放电,每天可实现充放电数百次,较为环保。而钠硫电池易引起爆炸,且制造成本相对高。
      
      储能电池的发展还解决了风电的并网难问题。截至今年3月,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4450万千瓦,跃居世界第一,但令人担忧的是高增长背后的并网问题。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风电装机累计并网3107万千瓦,仍然有26%―30%的风电没有并网,而世界平均数字为10%。
      
      北京普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创建人牟镠峰认为,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有助于打破风电、光伏发电等的接入和消纳瓶颈问题,缓解电网调峰压力,改善电力质量。
      
      按照国网有关规划,风电场配置的电池储能功率要达到风电装机容量的20%以上。因此,风电储能将会是钒电池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此外,在光伏发电、交通市政、通讯基站、UPS电源上都大有前途。
      
      产业化尚存最后障碍
      
      东兴证券预计,在未来太阳能和风电发展中,钒电池市场容量惊人。从远景来看,光伏和风力发电带来的产值到2020年将是目前的7倍以上,尤其是风电的增长将起到关键作用。此外,在电动汽车和电网调峰领域,钒电池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初步估算,中国的钒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1.6 万亿,其中风电的产值将是主要部分。
      
      东兴证券分析师林阳告诉记者,目前制约钒电池发展的障碍主要是买单关系,也就是为钒电池付费的到底是发电企业还是电网。一旦相关政策出台,理顺这个买单关系,钒电池就将在未来2-3年里迎来爆发式增长。
      
      虽然这个障碍到目前为止仍未解决,但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大型钒矿企业攀钢集团、川威集团等企业正在积极寻求资源转化,钒电池已经成为他们新的发展方向。
      
      攀钢集团子公司攀钢钒钛具备年产钒制品2万吨的生产能力,是世界第二大钒制品企业。在今年攀钢钒钛的股东大会上,总经理余自甦表示,从长远看,钒电池将是钒产品拓展的主要方向。值得注意的是,攀钢已表示拟建500吨钒电池液实验生产线,并与无锡尚德共同打造中国太阳能钒电池示范基地。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