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我国最大的高倍聚光产业化基地开工
我国最大的高倍聚光产业化基地开工
  • www.chemmade.com
  • 2011-06-02 10:46:55
  • 新华社
  •     继今年1月份我国第一个商业化运营的200KW高倍聚光太阳能电站并网发电之后,青岛哈工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5月底又在青岛启动了国内最大的高倍聚光太阳能发电产业化基地——500兆瓦高倍聚光光伏电池、组件及配套产品生产线建设。    

        青岛哈工太阳能研究院院长杨书华介绍,在现有高倍聚光组件和跟踪器产业的基础上,高倍聚光太阳能发电产业化基地分两部分:一期生产200兆瓦高倍聚光光伏电池芯片及光伏组件,总投资8000万美元,预计今年年底建成;二期在一期建成后启动,生产300兆瓦高倍聚光光伏电池芯片、光伏组件及离网逆变器等相关产品,并上马太阳能电池芯片的材料——砷化镓生产线。主要核心设备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杨书华介绍,高倍聚光被称为继晶体硅和薄膜之后的第三代太阳能发电技术,目前我国还处于产业化初期。青岛哈工太阳能公司建设的200KW高倍聚光太阳能示范电站已并网发电130多天,平均发电成本0.62元/千瓦时,基本达到设计水平。经过研究改造,新上马的高倍聚光光伏组件的聚光倍数将高达1180倍,而示范电站光伏组件的聚光倍数只有576倍,发电效率将提高30%;每瓦的生产成本由22元降到16元,发电成本也将降至0.41元/千瓦时。    

        高倍聚光太阳能发电与目前广泛使用的晶体硅发电相比,除了具有土地使用面积少、发电效率高、工作温度宽、能量偿还时间短等优势外,突出的优势就是发电效率可持续提升,发电成本下降空间大。杨书华指出,随着技术的改进,预计在5年之内,高倍聚光太阳能发电每瓦的生产成本将降到11元左右,发电成本将接近目前火力发电成本。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