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2011年聚烯烃市场下半年有望稳中趋升
2011年聚烯烃市场下半年有望稳中趋升
  • www.chemmade.com
  • 2011-06-02 09:18:46
  • 期货日报
  •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聚乙烯(PE)的消费量逐年增长,并且在国内形成了从上游的石油开采炼化企业,到中间贸易商,再到下游包装、管材等生产加工企业的庞大产业链条。正是因为聚乙烯行业具有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的特点,2011年塑料产业大会聚烯烃专场研讨会吸引了国内众多行业企业积极参与。

        与会专业人士普遍认为,尽管目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开始显现,聚烯烃行业面临着下游消费不畅等问题,但在下半年,随着国内保障房建设进度加快,城市化进程持续深入,国内聚烯烃PE和PP价格有望稳中趋升。

        “如果下半年原油价格能稳定在当前水平下,国内三大类PE产品的价格也会基本保持稳定,并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中石化化工销售华东分公司副总经理李振峰在论坛上表示,尽管目前中东政治局势仍不明朗,但作为PE上游原料的石油价格不太可能出现大幅上涨和下跌,而会在当前100美元附近振荡,这对PE价格会形成稳定支撑。

        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表示,下半年PE价格也会呈现稳中有升态势。他认为,在经历过去年底国内宏观政策收紧,大宗商品市场整体调整之后,目前PE价格已经进入了相对低位区间。同时,对一些行业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随着价格的回落,不少行业出现订单回流的情况,下游需求开始回升,库存出现下降。在这样的整体大环境下,后半年PE价格有望稳中趋升。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塑化事业二部总经理余玮也表示,尽管目前国内PE价格承受着较大压力,但是随着农膜季节的到来,在下游需求的推动下,PE价格会出现一定程度反弹,但是幅度有限,甚至不排除冲高回落的可能。

        据了解,巨大的市场需求在刺激国内产能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带动了聚乙烯进口量。2009年和2010年,国内聚乙烯进口量维持在750万吨一线。值得注意的是,国内聚乙烯进口来源分布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中东地区已经成为我国聚乙烯最主要的进口来源地。

        普氏能源市场资讯亚洲副总编蔡淑萍表示,得益于天然气原料成本优势,中东地区聚烯烃产成品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杨挺在大会上也表示,2010年沙特已经首次取代韩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聚乙烯进口来源地,伊朗对我国聚乙烯出口量增速也很明显。在聚丙烯进口方面,沙特已经跃居我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国,2010年进口量达到68.6万吨,同比增长55.6%。与此同时,为了应对国际油价高企,国内煤制烯烃装置产能增加明显。

        据介绍,当油价在60美元以上,煤制聚乙烯和聚丙烯产成品便进入利润区间,这些会否对国内现有以中石化、中石油为主的供应方产生影响?李振峰表示,目前国内市场中来自中东地区的烯烃产品增速很快,由于其有成本优势,市场价格也非常具有竞争力。但是中东产品主要是通用排号烯烃,中石化等产品可以根据客户需求,灵活安排产品型号,避免与中东产品展开价格战。同时,煤制烯烃技术也存在技术不成熟等问题,以及国家节能环保等方面的限制,对现有市场结构的影响不大。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