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纯碱产能过剩致价格不稳 “电荒”有望推升其价格
纯碱产能过剩致价格不稳 “电荒”有望推升其价格
  • www.chemmade.com
  • 2011-05-31 09:43:04
  • 证券日报
  •   过剩曾是纯碱行业的突出现象,产品价格也在“过剩”格局中急涨急跌。不过,我国当前“电荒”形势严峻,我们认为,此次电荒持续时间或更持久、更密集。所以,在限电限产逻辑下纯碱价格上涨的支撑性更强。
      
      产能过剩导致价格不稳
      
      纯碱学名碳酸钠,应用范
      
      围较广,主要用于玻璃、化工、医药等下游行业。纯碱主要用于平板玻璃,所以国民经济中纯碱的需求与平板玻璃产量相关性较强。
      
      经过多年发展,纯碱行业早已从之前技术保密型产品,演变至今日行业竞争激烈、产能严重过剩的基础化工产品,显示出明显的周期特征。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共有纯碱产能2400万吨左右,同年产量为2043万吨,表观消费量为1885.8万吨。
      
      2008年底金融危机时,纯碱价格在短短两个月内下跌了约50%左右。在经历了低谷之后,地产行业开工率的好转以及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逐渐使纯碱行业步入复苏通道,纯碱价格也呈现出温和上升状态。在“十一五”最后一年节能减排降耗要求引发的拉闸限电效应中,纯碱价格经历了急涨急跌,华东轻质纯碱从三季度末的1400元/吨迅速上涨至四季度中旬的2550元/吨,同期重质纯碱上涨至2600元/吨。
      
      导致价格上涨的原因来自于纯碱企业开工率的降低,导致产品供应量的直接缩减。一般情况下,每年的一季度是纯碱的消费淡季,二三季度需求量处升势,四季度需求最为旺盛,而2010年三、四季度的限电恰恰压缩了纯碱需求最旺盛时的供应量。
      
      “电荒”有望推升纯碱价格
      
      近年来,我国火电装机容量增速不足形成的“硬缺电”、火电企业在煤价高企带来亏损后形成的“软缺电”,以及旱情蔓延造成的水电企业“来水”不足,综合效应的叠加使我国当前“电荒”形势严峻,纯碱价格在供给收缩的逻辑下再次拉涨。
      
      我们认为,如果电荒持续,纯碱价格便能在下游厂商可接受的范围内继续上涨。判断电荒的持续性,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1、电力结构(火电投资增速减缓造成的硬伤,风能、太阳能机组无法填补);2、水电来水不足,国内的旱情情况;3、煤炭价格上涨造成的电厂成本压力增大,发电企业发电意愿降低。
      
      对于前两个问题,即刻生效的办法几乎没有。短期内管理层解决电荒问题的入手点仍是调控价格,进一步上调上网电价或销售电价的可能性较大。日前,发改委上调了16省的上网电价,每度约涨1.2分。按照我们的分析,目前港口动力煤价格(820元/吨)高于去年均价约7个百分点,按照320克标煤生产一度电计算,当前的火电燃料成本较去年约高2分钱,若发改委继续上调上网电价每度1分钱,便可缓解火电企业目前面临的原材料上涨压力。
      
      但我们认为,即使发改委继续上调上网电价,国内目前面临的电荒问题依然会存在。原因在于:首先,从历年情况来看,即使来水充足,夏季也会出现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再者,发改委拟于2020年之前将火电比重从当前75%降至50%,火电供电比例的降低或将使“电荒”变成持续性问题。基于此逻辑,我们认为,此次电荒持续时间或更持久、更密集。所以,在限电限产逻辑下纯碱价格上涨的支撑性更强。
      
      2010年四季度,国内节能减排限电主要针对华北区域的钢铁企业,而当前华东地区是国内电荒状况较为严重的区域。据国家电网预测,6月份全国或进入用电高峰,预计高峰时段,全国最大电力缺口将达3000万千瓦左右。其中,京津唐、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等10个省级电网将出现电力供需紧张局面。与此同时,华东地区、华北地区是国内纯碱企业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所以相对于去年,纯碱价格向上的支撑逻辑更强。目前纯碱价格持续处于上升通道中,主要上市公司在“保大压小”的限电调控中,开工率及产销率都处于较高水平,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纯碱供需偏紧的格局仍将存在,给予行业整体“谨慎推荐”评级。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