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巴斯夫亮相渝洽会:化学为高品质生活贡献力量
巴斯夫亮相渝洽会:化学为高品质生活贡献力量
  • www.chemmade.com
  • 2011-05-26 09:14:58
  • 慧聪化工网
  •     以“品质生活,化学创造”为主题,全球领先的化工公司巴斯夫将于5月19日至22日亮相第十四届中国(重庆)国际投资暨全球采购会(“渝洽会”),展示推动工业发展、提升生活品质的创新解决方案,以体现其对中国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重庆人口约3200万,是中西部地区的创新和发展枢纽之一,拥有蓬勃发展的市场。借此次与参观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巴斯夫希望提供一个平台,使巴斯夫和访客们能共同深入探索符合重庆市场需求的各种环保建材与设计理念。

        “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升生活品质,我们需要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解决方案。低碳技术将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推动力,”巴斯夫大中华区管理董事会董事郑大庆博士表示,“巴斯夫致力于在西部地区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优质产品价值链,推动清洁、高效生产。我们与合作伙伴紧密合作,以满足将低碳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的新需求。”

        数十年来巴斯夫始终积极应对节能、交通、营养等全球性挑战,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具有可持续性的智能解决方案。

        可持续生产

        巴斯夫将在重庆兴建一个年产40万吨的世界级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生产装置,该项目的详细信息将成为本次巴斯夫展台的亮点。项目预计投资总额约80亿元人民币,生产聚氨酯泡沫的核心成分。聚氨酯泡沫被广泛用于建筑、电器、交通运输和制鞋等行业,提高日常生活中的能源使用效率,或带来更多的舒适和方便。

        MDI装置的建设和运营将遵循世界级的安全和环保标准。同时,产品本身也将直接推动能效的提高和二氧化碳减排。

        巴斯夫预计,MDI装置全面投产后,可以单独创造至少300个永久性岗位。届时化工园内将有17个装置和企业投入运营,其中包括巴斯夫的主要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由此形成一个新的工业制造集群,服务于多个劳动密集型产业。

        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在降低能耗和提高生活舒适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展台上的建筑物模型将展示巴斯夫作为建筑行业领先的原材料、配方和系统供应商的优势。通过降低能耗、延长建筑物寿命以及加快建设速度,巴斯夫致力于为舒适现代的可持续住宅及建筑贡献力量。

        巴斯夫在中国广泛参与了一系列建筑节能项目,包括旧房改造和新房建设等,比如最近在南京的科技园区项目和上海的朗诗绿岛项目。

        国内采用巴斯夫技术的标志性项目包括上海中心、水立方、上海东方体育中心以及上海世博会中的多个建筑物等。

        可持续交通

        交通运输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展台上放映的纪录片将为参观者介绍巴斯夫与领先汽车制造商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展现巴斯夫作为全球汽车行业最大的化学品供应商为汽车行业创新所做出的贡献。

        无论在汽车价值链上的汽车制造商、供应商还是售后市场中,巴斯夫都被视为实力雄厚且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例如,巴斯夫提供了一系列提高能源和生产效率、减少环境影响的解决方案。采用巴斯夫工程塑料制造的车身、底盘、内饰和发动机零部件的轻量化替代品,其重量只有金属零部件的一半,这有助于降低油耗和排放量。汽车轻量化也是提高电动汽车续航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十二五”规划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确定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之一,要实现产业发展目标,面向传统汽车和替代能源汽车的轻量化结构不可或缺。
       
        作为催化剂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巴斯夫为2010年在南京和杭州投入运营的公交车提供了先进的排放控制解决方案,帮助当地的公交公司以极具性价比的方案达到了国IV排放标准,在国III标准基础上将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量又分别降低了30%和80%。此外,巴斯夫的创新技术还缩短了汽车涂装流程,从而提高了生产力,并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能耗降低了15-20%。

        作物保护

        展台还将展示巴斯夫在作物保护领域的优势。作为全球作物保护领域的领先企业之一以及农业生产的强大合作伙伴,巴斯夫提供成熟及创新的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种子处理,以优化农业生产,改善营养,在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