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银岛消息,从2011年年初开始,国内TDI市场始终一蹶不振,价格同期相比缩水25%左右。其中缘由众多,主要原因之一的是下游海绵行业今年需求萎靡。究其原因一方面原料价格上涨后利润空间压缩,胆最主要方面由于人民币升值后,出口优势消失,外盘订单减少,跟往年相比大幅缩水50%左右。而内销则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控制,如银根紧缩、房地产控制等政策的影响,也需求平淡。
但另一个导致TDI价格下跌的重要原因则是供大于求的情况越加严重。今年下游市场原本就比同期有严重缩水,即使在原油价格大涨,国际市场上TDI外盘持续走高的有利条件下,国内TDI市场仍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年初价格跳水之后始终保持低位。此外,2011年国内TDI新增产能幅度较大,如拜耳25万吨TDI装置、烟台巨力5万吨装置、沧州大化7万吨装置等等下半年就将运作的消息更是给原本就快饱和的国内市场更大压力。步入5月,下游海绵工厂需求更是转为淡季,后续市场悲观心态弥漫,贸易商多采取快进快出的策略,库存控制在低位。
就目前状态看,国内TDI市场已经深陷“供大于求”的泥潭中,而且在8月之前,下游市场将一直处于淡季。那么在需求无法带动市场的情况下,那些下半年计划开工的TDI装置如如期生产不是雪上加霜吗?也许有市场人士表示,3月的海关进出口数据显示,中国3月TDI出口量大幅增加44%,但基数远远小于进口基数,因此短期内要做到以出口来缓解国内供大于求的状态并不现实。因此市场大多认为TDI生产厂家并非傻子,在供大于求并且可能亏损的情况下,如此巨大产量的增加并不合适,或许拜耳及其他厂家新装置的开工可能会有所延迟,最好延迟在下半年旺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