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中粮总裁助理:燃料乙醇业发展不影响粮食安全
中粮总裁助理:燃料乙醇业发展不影响粮食安全
  • www.chemmade.com
  • 2011-04-22 10:13:44
  • 新华网
  •   受化石能源价格走高和环境保护双重压力的影响,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再一次被提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位置上来,我国已形成初步规模的燃料乙醇产业,受到格外关注。日前,中粮集团总裁助理岳国君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不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岳国君介绍,目前我国政策规定的燃料乙醇年产量为132万吨,按照每消耗3吨粮食生产1吨燃料乙醇来计算,每年消耗的粮食数量不超过400万吨,而我国每年的粮食总产量为5亿多吨,燃料乙醇产业消耗粮食所占比例不到百分之一。
      
      “我们国家连续七年粮食丰收,如果说因为这400万吨粮食的消耗导致了粮价上涨,危及我国的粮食安全,我并不认同”。岳国君说,“此外,每吨燃料乙醇还副产1吨高蛋白饲料和80公斤的高品质玉米(2372,-3.00,-0.13%)油。将玉米中的蛋白、淀粉、油、纤维等成分分开利用,物尽其用、物有所值,同样是科学发展的体现。”
      
      岳国君介绍,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燃料乙醇产业,巴西早在1931年就颁布法令规定全国销售的汽油必须添加燃料乙醇,成为世界上唯一不用纯汽油作为汽车燃料的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巴西用占全国面积1.5%的国土面积,解决了全国超过一半的非柴油车用燃料的供应。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将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十二五”期间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将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对此岳国君认为,我国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抢占未来国际能源竞争的制高点。他同时指出,由于种种因素制约,可能在十年内,生物质能源在改善能源结构方面不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应该对此有信心。
      
      我国发展燃料乙醇的初衷是解决陈化粮问题,同时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岳国君表示,在国家政策把控下,发展燃料乙醇并不存在“与民争粮”问题,而且以中粮为代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发展“非粮”燃料乙醇生产技术。广西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就是以木薯为原料、年产20万吨燃料乙醇、世界最大的“非粮”燃料乙醇工厂。
      
      据岳国君介绍,目前,中粮集团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正在攻克将纤维素转化为二代燃料乙醇的新技术。此技术一旦成熟,各种农作物秸秆都可以用来生产燃料乙醇,对于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推动都会产生巨大影响。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