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膜工业确立“十二五”自主发展三大目标
膜工业确立“十二五”自主发展三大目标
  • www.chemmade.com
  • 2011-03-29 09:30:59
  • 中国化工报
  •   “十二五”期间,中国膜工业将致力于替代进口,提高自给率,在分离膜全领域形成完备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在各应用领域大力推广膜技术,同时加快建立相关标准体系和评价中心。并以此为主攻目标,推动中国膜工业发展。这是记者从3月27~28日在苏州举行的中国膜工业“十二五”规划报告会上了解到的。
      
      据中国膜工业协会介绍,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在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市政污水处理、海水淡化、气体浓缩分离等领域。但目前我国反渗透膜市场上90%是进口产品,超滤膜和微滤膜约有40%是进口的,同时膜材料、辅料及膜原件等大部分依靠进口。因此“十二五”期间,中国膜工业发展确立了三大主攻目标。
      
      目标一:产业规模化。在分离膜全领域形成完备的、规模化的膜与膜组件生产能力,膜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体包括反渗透膜年产能达到1000万平方米,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产反渗透膜市场占有率上升至25%~30%;超滤和微滤膜年产能达到4500万~5000万平方米;电驱动膜形成100万~130万平方米的年生产能力;氯碱工业用全氟离子膜实现规模化生产,年产能达到20万平方米,并在10~15家氯碱厂进行示范与推广,在“十二五”末争取替代进口率达60%;加快质子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等高性能新能源电池隔膜的产业化开发,实现批量规模化生产等。
      
      目标二:应用广泛化。大力推进膜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推广应用,建设示范性膜法处理工程。包括积极推广反渗透法海水和苦咸水淡化技术,设计建造20万~30万立方米/天的反渗透膜法海水淡化系统。在市政供水领域加快推进膜法处理技术,实现饮用水的高品质化,确保饮水安全,建设处理规模为50万~75万立方米/天的自来水膜法净化工程。实现废水资源化,针对多种工业废水,分别建立废水处理、再生水回用的5万~10万立方米/天示范工程等。
      
      目标三:市场规范化。加快建立膜产品与工程的标准体系和评价中心,尽快规范我国膜市场,从而推动膜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另据了解,中国膜工业“十二五”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产业化项目8项、工程建设项目11项,以及研发项目14项。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