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十五五”科技仍是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十五五”科技仍是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 www.chemmade.com
  • 2025-11-20 11:20:16
  • 中国经营报
  •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对于产业发展变革而言,亦是如此。从量变到质变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


    11月19日,在由《中国经营报》主办的“变革破局 共生共赢——2025中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发出上述感慨。他认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出现周期性变化,“内卷”并非终点,而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经过程,更是行业走向成熟的标志。


    在陈雳看来,一个行业之所以出现“内卷”,表象是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竞争,深层原因则反映了产业从爆发式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必要性。


    陈雳指出,与2016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本轮新能源产业的内部调整更多是市场深层次原因,将倒逼企业加强成本管控和技术研发。他认为,从普通锂电到钙钛矿电池、固态电池,从第四代核电技术到钍基熔盐堆,持续的技术创新正是新能源产业生命力的最佳证明。


    谈及新能源“出海”,陈雳强调,“出海不是跟风,而要适销对路”。在他看来,当前全球新能源贸易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企业需要重新思考“出海”的方向和竞争力,既要符合目标市场的环保要求,更要具备技术领先性。


    “在这个时点‘出海’,企业需要考虑三个关键问题。”陈雳分析道,首先是找准自身优势领域,避免一窝蜂竞争;其次要具备更高维度的思维,将数字、AI等要素与新能源产品打包输出;最重要的是先练好“内功”,在条件具备充分如成本管控和公司治理达到一定水平后再谋求“出海”。


    展望“十五五”,陈雳表示,科技仍将是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他认为,核电领域的钍基熔盐堆、储能领域的固态电池技术,以及氢能成本的持续下降,都将成为新能源产业的新增长点。与此同时,电力与算力的深度融合,将为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应用开辟更广阔的场景。


    陈雳指出,未来新能源企业的竞争力将取决于三个维度:能否在科技和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并自主可控,能否拓展更多下游应用场景,以及能否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规划。


    “从过去这些年的经验看,有些地方不具备新能源发展基础也盲目上项目,这种情况必须改变。”陈雳认为,新能源产业需要更加科学地规划,形成真正的产业集群,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 文章关键词: 新能源产业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