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中国为锂市场注入强心剂 锂正在重新平衡
中国为锂市场注入强心剂 锂正在重新平衡
  • www.chemmade.com
  • 2025-08-19 09:54:55
  • 智通财经网
  • 美银发布研究报告指出,中国锂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从供应端看,政府因《矿产资源法》修订等,整治锂云母矿产能,关停部分矿山、加强合规管理,推动市场再平衡,锂价有望受支撑;从需求端,电动汽车曾过度追求规模致产能过剩,如今 “反内卷” 行动调整,同时电池储能需求因可再生能源发展重要性凸显,但其产量与装机量差异影响锂需求。变革中存在锂价上涨推高电动车行业成本等权衡,整体是政府引导资源合理开发、平衡多方利益的结构性调整,重塑锂市场供需格局 。


    几年前,由于矿山供应迅速增加,锂市场陷入过剩。尽管如此,如今自愿性的(中国境外)和强制性的(中国境内)生产管控,正使市场逐渐恢复常态。


    迄今为止,中国有关部门已对部分企业采取了整治措施:在关闭宁德时代的JXW锂云母矿后,锂价上涨了 20%。虽然JXW矿的临时关闭缓解了供应过剩的局面,但锂市场尚未出现短缺,政府仍在调查是否要再关停至少 10 万吨的锂云母产能。


    如果这些矿场在 2025 年剩余时间内全部关闭,按照历史关系推算,今年锂的平均价格应有 20,000 美元 / 吨。鉴于今年以来锂的平均价格为 9,100 美元 / 吨,这一目标似乎难以实现。尽管如此,这也凸显出中国此次整治行动的潜在影响 —— 未来几个月,锂价可能会继续上涨至 14,000 美元 / 吨。


    中国的 “反内卷” 行动对锂市场意义重大


    中国政府修订了《矿产资源法》,新法规明确矿山的登记和审批权归自然资源部所有。这意味着地方政府未经自然资源部批准,不得擅自发放采矿许可证,这也是目前诸多矿山接受调查的原因所在。


    由于锂是战略资源,矿商必须在 2025 年 9 月 30 日前明确主要生产情况,并提交资源储量和品位评估报告。归根结底,有关部门正致力于实现以下几方面的结合:1)削减产量;2)加强对在产矿山的合规管理;3)推行更严格的资源核查流程;4)协调新项目审批。目前已有 3 座矿山至少被临时关停,这很可能意味着锂产量不受限制的增长时代即将结束。


    电池储能市场份额迅速扩大


    锂需求有所增长,但消费者仍无法消化矿商投放至市场的全部增量。电动汽车对锂的使用量在上升,尽管增速低于美银此前的预期。


    尽管如此,电池储能正变得日益重要,但其对市场基本面的影响可能仍被低估:业内观察人士预计,今年储能装置的装机量约为 250 吉瓦时。然而,仅中国的电池生产商今年以来的储能电池年化产量就已达到 440 吉瓦时。


    美银知道储能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但这种产量与装机量之间的差异对锂需求有着重大影响:按照装机量计算,今年锂的需求量约为 12.5 万吨碳酸锂当量;而根据中国的电池产量推算,需求量至少为 22 万吨。电池储能需求的合理调整有助于减少锂市场的过剩量。


    锂市场正在重新平衡


    锂市场正在重新平衡,今年锂市场甚至可能转为短缺。


    几年前,由于矿山供应迅速增加,锂市场陷入过剩。尽管如此,如今的生产管控正使市场逐渐恢复常态,而且如果中国进一步缩减其锂云母矿的产量,锂市场可能会出现短缺。


      2023 年锂市场出现过剩,预计到 2026 年仍将供过于求


      锂辉石和锂云母矿供应增长迅猛


    在最近的牛市期间,锂矿商加大了产能投资。图表 2 和图表 3 显示,尤其是锂辉石和锂云母的供应一直在增加。


    到 2030 年,锂供应量将从 2022 年的 77.6 万吨增至 230 万吨。


      2022 年至 2030 年间,锂辉石应占供应增量的 50% 以上。


    尽管需求有所增长,但锂市场仍无法消化所有新增的供应量。因此,尽管原料和化工产品价格近来已趋于稳定(见图 4 ),但一直面临压力。


    从另一个角度呈现这一情况,展示了加工商的利润率。只要利润率为正,加工商就会持续加工原材料。因此,要实现锂市场的再平衡,就需要削减上游供应 。


      中国的 “反内卷” 行动对锂行业至关重要


    焦点正从推动增长转向创造价值


    美银在近期的一份报告(见《全球金属周刊:产能过剩令中国金属需求头疼》,2025 年 8 月 1 日发布 )中阐述过,中国制造商在经济向价值链上游攀升、工业部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优先追求产量规模。相应地,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一直是长期存在的问题。


    出口常常被用作一种缓解渠道,但西方领导人的表态突显,对中国产业政策的抵制有所加剧。因此,官方针对金属密集型 “新经济” 行业的策略正在转变,对金属供需产生微妙影响:


    需求层面:诚然,遏制产能过剩与削减供应并非同一回事,尤其是当产能处于闲置状态时,但太阳能和电动汽车行业的 “反内卷” 行动,存在抑制金属需求的风险。


    供应层面:与此同时,钢铁和锂行业的产能削减,至少能在短期内对基本面起到支撑作用 。


    当然,锂市场历经多轮 boom - bust(繁荣 - 萧条)周期,目前仍较为低迷。这促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呼吁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强行业协作,要求行业参与者 “强化上下游协同,维护产业安全。秉持产业共荣理念,坚守公平市场竞争原则,坚决抵制无序竞争、市场垄断与虚假宣传。主动分析市场趋势,合理规划新产能。提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战略协同与协同发展水平,增强信息透明度,减少沟通障碍。通过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等方式,稳定市场供应,推动布局优化与产业链协作,保障产业链供应链顺畅循环,维护产业健康发展” 。


    中国官方削减锂云母产能


    为解决相关问题,中国官方已对多家企业采取减产措施,包括以下这些情况:


    7 月 17 日,藏格矿业宣布接到政府指令,暂停锂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回应,该公司暂停生产,同时也在与有关部门协商恢复生产事宜。


    8 月 9 日,宁德时代(CATL)旗下JXW锂云母矿因采矿许可证到期,暂停运营。消息公布后,锂价上涨了 20% 。尽管该矿场原本计划今年供应折合约不到 5 万吨碳酸锂当量的锂云母矿,但这一产量损失尚不足以解决长期存在的供应过剩问题。因此,焦点落在国内其他锂云母矿上,政府此前已放出风声,威胁要关闭这些矿场。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7 月 1 日,政府修订了《矿产资源法》,规定矿山的登记和审批权归自然资源部所有。这也意味着,地方政府必须得到自然资源部授权后,才能发放采矿许可证。


    目前,江西仅有一座矿山获得国家批准可开采锂矿,但该矿处于闲置状态;藏格矿业的察尔汗一号矿因持有的是钾盐采矿许可证,不得不暂停锂矿开采活动,而 2024 年锂业务收入占该公司营收近三分之一。另外,宜春市有八个矿场已被列入审查名单。这些矿场此前凭借地方政府发放的许可证进行运营,只要矿石品位低于 0.4% Li₂O(氧化锂),地方政府就可叫停开采。这一阈值意味着,这些矿山达不到锂矿开采的资质要求,而在《矿产资源法》修订前,锂作为战略资源,本就该由国家政府监管。对于这些矿场,矿商需在 2025 年 9 月 30 日前明确主要生产情况,并提交资源储量及品位评估报告。因此,存在进一步减产的风险。


    这表明,国家政府正采取更直接的干预手段,包括:1)削减产量;2)加强在产矿山的合规管理;3)推行更严格的资源核查流程;4)统筹新项目审批。归根结底,国家政府旨在:1)推动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2)强化环境保护;3)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以及矿业企业的合法权益。


    权衡:锂价上涨 = 电动汽车行业成本通胀


    虽然政府对矿业领域的干预有助于平衡锂市场并推高价格,但也存在权衡取舍。最明显的或许是,这会增加电池制造商的成本,同时产量削减也会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因此,任何调整可能会逐步推进,但仍足以有力支撑锂价底部 。


    需求也受到影响 电动汽车产量增长,但增速放缓


    矿商大力推动供应增长的同时,需求也在扩大,尤其是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所用锂离子电池对锂的需求。


      两轮车 popularity( popularity 这里结合语境意译为 “普及度” )的提升最初由中国推动,而如图表 13 所示,这类车辆在海外市场也正不断取得进展 。


      电池储能一直是不确定因素


    可再生能源也取得了进展,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量近年来逐步上升。为应对间歇性问题,储能也变得愈发重要。反映了这一点,该图表凸显了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增长与电池储能之间的高度相关性 。


    仔细审视了储能容量的发展情况,显示行业观察人士预计装机容量约为 250 吉瓦时。然而,仅中国的电池生产商,今年以来的储能电池年化产量就已达到 440 吉瓦时,相当于 2029/30 年预期的总装机量!尽管我们明白储能项目建设周期很长,但这种差异对锂需求有着巨大影响:按装机量计算,今年锂需求量约为 12.5 万吨碳酸锂当量;而根据电池产量推算,需求量则为 22 万吨 。


      因此,美银认同 Liontown Resources 董事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托尼・奥塔维亚诺的观点,即 “市场仍在低估该领域(储能领域 )带来的需求”;也认同加拿大锂矿开发商 Patriot Battery Metals 总裁兼董事总经理肯・布林斯登的说法,他表示 “在固定储能领域,我们实际上可能仍在加速发展。这个市场会比电动汽车市场大得多,因为全球能源网络需要稳定,而且我们需要平衡可用电力” 。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