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共建期现新生态 期货工具赋能塑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共建期现新生态 期货工具赋能塑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 www.chemmade.com
  • 2025-07-24 10:04:20
  • 期货日报
  • 随着全球产业链重构加速和国内产业升级有序推进,塑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与挑战。日前,由大商所、安庆市人民政府、安徽证监局主办的“DCE·产业行——聚焦期现融合创新 助力塑业转型升级”培训活动在安徽省安庆市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围绕塑化产业链发展现状、企业风险管理实践以及期现融合创新三大主题,展现期货工具如何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携手共建期现融合新生态


    活动中,大商所副总经理程伟东表示,大商所始终坚持“服务面向实体经济、创新紧跟市场需求”的理念加快发展,在服务经济稳定运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保障企业稳健经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塑化板块是大商所运行最稳定的品种板块之一,多年来,大商所积极完善塑化品种工具体系,不断提升市场运行质量和价格影响力,构建分层次、全周期的市场服务工作体系,促进了塑化板块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为塑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打牢了“底色”、增添了“亮色”。


    他说,安徽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生力军,也是中国制造业版图上冉冉升起的明星。塑化产业作为安徽重要的基础性、支撑性产业,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集群效应与发展动能。大商所愿做安徽塑化产业风险管理道路上的坚实伙伴,与安徽各界一道,共同推动期现货市场同频共振、融合发展,助力安徽塑化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


    安庆市委常委、副市长吕栋表示,安庆已形成化工新材料、塑料精深加工等产业集群,但在成本波动、需求震荡的双重压力下,本土企业提升风险对冲能力的需求尤为迫切。他希望企业主体珍惜学习机会,掌握期现结合操作;期货机构深耕产业需求,提供更适配的衍生品服务。


    塑化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关键期


    活动中,渤海期货研究院魏文强介绍,当前,我国塑化产业链正经历深刻变革。从上游原料端看,乙烯、丙烯作为化工产业核心原料,其生产技术路线已从传统的“原油—石脑油”路径,拓展至“煤炭—甲醇”和“天然气—乙烷/丙烷”等多条工艺路线。多元化的原料格局既提升了产业灵活性,也增加了价格波动风险。


    他说,在下游应用领域,塑化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电、房地产、纺织、新能源等多个行业,形成了复杂的产业网络。新材料“金字塔”层级分明,从通用塑料到特种工程塑料,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85%的新能源汽车塑料、锂电隔膜、太阳能背板膜等新兴需求正在重塑产业格局。


    然而,行业也面临严峻挑战。房地产周期下行以及纺织、建筑、化工产业库存高企等不利因素,叠加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使企业经营面临巨大不确定性。如何应对原料价格“过山车”、利润空间挤压和绿色转型压力,成为摆在塑化企业面前的核心课题。


    期现结合成企业风险管理利器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期货工具正成为塑化企业稳健经营的“稳定器”。数据显示,大商所化工品期现货价格相关性保持在0.9以上,套保效率超过92%,国内90%以上的PVC、乙二醇、苯乙烯现货贸易已直接使用或参考期货定价。这种高度相关性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了坚实基础。


    嘉悦物产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叶辰介绍,通过实践探索,嘉悦物产集团总结出企业运用期货工具的“三个过程”方法论:首先是认知风险,基于企业自身定位评估风险偏好;其次是选择工具,了解各类金融工具的收益特征,选择适合企业的风险管理工具;最后是管理风险,有效执行多样化策略,保障企业经营收益。这种系统化思维可以帮助企业在波动中把握主动。


    叶辰举例称,一家上游PVC生产商在成本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通过基差方案提前锁定了未来的生产利润,既保障了生产稳定性,又在价格上行过程中获得了超额收益。同样,江苏某工厂通过“均基差+后点价”模式,在价格下跌过程中优化了采购成本,实现了上下游共赢。


    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吸引了安徽省塑化企业代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人员、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近150人参加,培训效果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 文章关键词: 塑化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