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fice ofForeign Assets Control)发表声明,对总部位于中国的山东寿光鲁清石化有限公司(Shandong ShouguangLuqing Petrochemical Co.,Ltd)炼油厂实施制裁。美国表示,鲁清石化采购和精炼伊朗原油,包括来自与胡塞武装和伊朗国防部武装部队后勤部有关的船只的原油。OFAC还制裁了19个与伊朗石油运输有关的实体和船只。
这是自2025年2月4日总统发布 第2号国家安全总统备忘录、下令对伊朗施加最大压力以来,针对伊朗石油销售的第四轮制裁。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主要从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朗等国进口石油。沙特阿拉伯是中国最大的石油进口来源国,占中国进口总额的8%。伊朗是中国重要的石油供应国之一,2025年的信息显示,伊朗石油收入中约70%依赖中国市场,这表明伊朗石油在中国进口中占据一定份额。
山东寿光鲁清石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股份制民营企业,其辖下聚乙烯产能75万吨/年,包括40万吨/年的线性装置及35万吨/年的低压装置。
美国制裁对中国聚乙烯行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做为重要的地炼企业,如果不能有效地调整供应链,可能面临原料供应问题,从而影响下游产品的开工,其中聚乙烯就是其重要的下游行业之一,目前石化开工正常,没有受到影响。其二,可能会从成本上对聚乙烯行业产生影响,首先,美国的贸易政策依旧威胁着全球的经济。根据特朗普的关税计划,针对多国的加征关税及对等关税的执行时间是从4月初开始,但从此前美国的态度来看,关税的征收时间有着巨大的弹性,主要视各国与美国的谈判情况而定。此外,地缘政治局势充满着不确定性,虽然美国正在推动俄乌和谈,但俄罗斯方面拒绝了全面停火的建议,使得和谈前景尚未明朗。而美国针对伊朗及委内瑞拉的石油出口制裁则仍在进行当中,在叠加了OPEC+七个成员国将从4月份起实施补偿性减产,这使得原油的供应缩水预期开始升温,这可能助推原油上涨。其次,中国炼油企业可能转向其他原油来源,如俄罗斯、南美,可能会推高企业采购成本,也可能需要投入更多资源验证原油溯源,运输链条的拉长,也将推高成本上升。
2025年1季度聚乙烯行情持续下跌,3月份地膜需求旺季,虽然下游开工提升,两会期间国内宏观面向好,但出口低迷,需求整体不及预期。2024年四季度及2025年一季度新投装置产能继续释放,加上春节期间库存积累一直消化缓慢,国内供应充足,供需矛盾下行情弱势下滑,在各方竞相出库寻求成交压力下,价格连刷新低。截止到发稿,华北线性主流7800-8150元/吨,高压主流9350-9700元/吨,较年初均有较大跌幅,部分跌幅达1000元/吨。2季度国内检修装置增多,特别是华北地区,天津石化、中沙石化、燕山石化、齐鲁石化,还有部分地炼企业都有检修计划,同时国内继续扩能,内蒙宝丰、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一期项目目前在试车中,计划3月底4月初能够产出合格品,供应上有增有减,地膜需求旺季即将结束,供需面来看,市场不支持行情形成连续性反弹,但美国制裁有望推高原油、增加部分企业生产成本,或能从成本面助推行情摆脱低迷,值得我们长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