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我国科学家成功将棉花秸秆转化为饲用微生物蛋白
我国科学家成功将棉花秸秆转化为饲用微生物蛋白
  • www.chemmade.com
  • 2025-01-26 11:20:03
  • 锦桥纺织网
  • 近日获悉,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14690, -40.00, -0.27%)研究所李付广研究员团队成功将棉花秸秆转化为微生物蛋白,为棉花秸秆高值化利用和饲料蛋白资源开发提供新路径。相关成果发表在生物质利用知名期刊《生物资源技术》(BioresourceTechnology)上。


    2023年,我国饲料用量占粮食消耗的53%,饲用蛋白资源短缺,大豆(4521, -21.00, -0.46%)进口依赖度超80%,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将丰富的农业秸秆资源转化为饲用蛋白饲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行途径。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500万亩。棉花生物质主要由纤维、棉籽和棉秆组成,三者的比例约为1∶1.5∶5,秸秆生物量占比最大。2024年我国棉纤维产量为616.4万吨,按照谷草比为1∶5计算,棉花秸秆产生量约为3000万吨。目前,棉秸秆主要的处理方式为还田和焚烧,造成资源浪费。与其他禾本科类农作物秸秆相比,棉花秸秆具有木质化特性,其转化利用更为困难。通过生物合成与生物转化技术,将难以处理的棉秸秆转化为微生物蛋白,不仅可以为畜牧业提供充足的蛋白饲料,且将有力推动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棉花秸秆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约占65-85%。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经水解后产生葡萄糖和木糖,两者可被微生物转化为多种高附加值产物。然而,自然界中多数微生物可以利用葡萄糖,但是可以有效利用木糖的微生物较少。筛选可同时高效利用葡萄糖和木糖的微生物是秸秆水解液高效转化的关键之一。


    该研究首先解析棉花秸秆不同部位木质纤维素的基本特征,进而评估这些部位作为木质纤维素原料的潜力,为棉花秸秆的原料化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进一步筛选多种微生物,获得能够高效利用葡萄糖和木糖合成蛋白质的高效底盘细胞,经过发酵技术将棉花秸秆水解液转化为微生物蛋白,蛋白质含量达到70%。该蛋白氨基酸含量丰富,最高产量为5.74g/L,糖转化率达到0.23g/g。通过物料平衡计算得出,1吨棉花秸秆可产生约84公斤蛋白和36公斤碳水化合物。理论上,按照此工艺我国每年的棉花秸秆可以产生约250万吨蛋白和100万吨碳水化合物。剩余的秸秆残留物质主要为木质素,可进一步转化为腐殖酸和化肥缓释剂等,以实现棉秆的全组分利用,提升棉秆转化的整体经济性。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棉花生物育种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等项目的支持。



  • 文章关键词: 棉花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