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苯市场元月创下6600元(吨价,下同)的今年最低价后开始温和上扬,春节过后在资源偏紧、供应有缺口、下游启动等利好带动下,展开了新一轮上扬行情。截至2月底,国内主流成交价格突破8100元,环比上涨22%。进入3月份,高端成交价格甚至达到8400元,在目前国内资源偏紧的背景下,牵动了下游产业链一系列产品的普涨行情,并且升温行情持续,后市有望创下今年市场新高。
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其一,资源偏紧,原料连续推涨。元月以来,国内焦化企业开工率始终保持在相对低位,综合开工率不足60%,产量明显下滑。各氯化苯企业原料供应不足,开工率无法提高,国内三大氯化苯生产企业天化公司、济宁电化、武汉祥龙受制于原料因素平均开工率只有55%左右,促使行情升温。春节过后,受国际原油大涨,纯苯内外盘连续倒挂影响,国内石油苯多次提价,石油苯和焦化苯差价由原来的700元左右拉大到1200元,焦化苯市场跟涨积极,作为主要以焦化苯为原料的氯化苯企业成本不断加大,加之市场炒作因素,被动提价向主动调涨转变,上扬通道被打开。
其二,需求增加,供应存有缺口。元月下旬至春节期间社会库存(包括生产企业、下游企业、贸易商)已降至最低,部分企业甚至零库存。春节过后原料市场连续上扬,下游企业出现补库行情,氯化苯供需失衡。譬如,浙江嘉兴中华化工装置开车需要进货,蚌埠八一自用原料不足要依靠外部采购等等,整体需求较元月增加30%以上,而3月上旬济宁电化的氯苯装置又面临检修停车,短期货源存在较大缺口,形成了货紧价扬的局面。
其三,下游启动,潜在增长势头良好。3月份开始,染料、医药、香料行业在前期市场低位整理后开始回升,产销量同步放大,增长势头良好。国内染料大省浙江、广东产销快速增长,预计月均增长幅度将超6%。扑热息痛、香兰素等产品需求也开始回升,利好因素向上游传导,拉动氯化苯行情进一步走好。同时,一些二氯苯、2,4-二硝基氯苯企业陆续开车,由于年前的低库存或零库存,中小订单开始增多,促使高端成交价格提升。3月份是传统需求旺季,也给市场营造了积极的上扬气氛。
根据上下游动态分析,后续行情谨慎看涨。在资源类产品普遍上涨的背景下,整个产业链出现了普涨,如2月份焦化苯、石油苯、对硝基氯苯、邻硝基氯苯分别环比上涨20%、21%、20%、23%,行情联动效应明显。但是,近期下游硝基氯苯企业将经历一个开工提升阶段,在加大原料需求利好的同时,对硝基氯苯价格也将对氯化苯走势产生抑制作用,不排除行情进入高位后,再次震荡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