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河北钢铁产业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突破
河北钢铁产业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突破
  • www.chemmade.com
  • 2024-10-08 10:05:39
  • 我的钢铁网
  • 河北是钢铁大省,钢铁行业是河北省环保治理的主阵地。2022年,河北启动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面创A行动,倒逼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目前已有39家钢铁企业完成环保创A,数量居全国第一。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河北省钢铁企业的“含金量”也不断提升。


    减排放创出绿色新颜值


    走进位于邢台市信都区的德龙钢铁有限公司,绿植花卉、创意雕塑随处可见,企业转型升级空出的废弃厂房和空闲地变成景观,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漫步在“花园式”工厂中,该公司环保部部长霍增河感慨万千:“以往车间火光四溅、热气熏人、烟尘重,车间工人必须穿耐高温工作服才能操作,用不了2个小时就得换班,参观更是不可能。”


    2014年以来,德龙钢铁累计投入40多亿元,进行深度环保治理。2020年,德龙钢铁公司成为河北第一家环保绩效A级长流程钢铁企业,每年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超过100吨。同年,德龙钢铁文化园成为AAAA级旅游景区。


    “‘环保绩效A级企业’这块牌子是我们的无形资产。如遇重污染天气、错峰生产等特殊时期,可自主采取减排措施。生产相对稳定,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该公司党群综合部部长杨胜敏说。


    环境治理工作的成效也提升了德龙钢铁公司的声誉,为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杨胜敏说,每年专门来对标学习的钢铁企业和环保企业接连不断,2024年上半年共接待近万人。同时,公司技术团队也经常受邀为其他企业提供咨询、指导服务。常态化、多层面的沟通联络,为企业掌握行业发展动向和市场趋势搭建了平台,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谋升级打开发展新空间


    在位于武安市的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特厚高强钢板生产车间,一块块通红的钢坯在辊道上来回移动,加工后将用于制造高端煤矿机械关键部件。与此同时,公司超低排放管控治一体化平台对生产中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数据进行实时监控。


    “相比传统的生产线,升级后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应用场景更加广泛,参数反馈也更加快捷,产品生产更低碳,能够明确地标示产品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综合信息,全流程、全工序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该公司环保部部长李剑春说。


    近年来,普阳钢铁以减排创效为根本出发点,持续夯实超低排放改造效果,累计投资80多亿元,从清洁运输、监测监控、智能制造、低碳发展等多方面稳步探索、扎实推进,2023年完成了环保绩效创A。企业在提升装备和环保水平的过程中,实现了管理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


    李剑春说:“企业陆续换代升级了一大批高端钢种生产装备,生产和环保设备的运行稳定性有了明显提升,为开辟新能源用钢、电工钢、高端定制调制钢等产品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勇创新引领行业新方向


    置身河钢集团张宣科技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项目现场,感觉不到这里是一家钢厂,而像是一家化工园区。传统的高炉被充满科技感的银白色氢基竖炉取代。


    相较于传统“高炉+转炉”的长流程模式,该项目采用“氢基竖炉+高效电炉”,焦炉煤气中的氢气作为还原剂和过程燃料与氧化球团进行反应,生成直接还原铁(DRI),DRI产品再转入电炉冶炼“绿钢”。与同等生产规模的长流程工艺相比,项目一期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万吨,减排比例达到70%。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认为该项目是中国钢铁史乃至世界钢铁史上由传统“碳冶金”向新型“氢冶金”转变的重要里程碑。作为先行者,国内外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项目从建设到运行过程中都需要自己鲆惶趼防础,张宣科技氢冶金作业区作业长李利杰带领团队日夜沉浸在百米竖炉生产现场,在上万次试验中终于突破全流程氢冶金技术瓶颈问题。李利杰介绍,他们团队已申请氢冶金相关专利59项,参与编制国家及行业标准7项,DRI产品的金属化率稳定在94%以上。


    “不久前,我们还成功应用绿氢作为还原气实现稳定生产,验证了‘绿电―绿氢―绿钢’生产的技术可行性,丰富了氢冶金的原料气源,标志着张宣科技探索全绿氢、近零碳氢冶金技术迈出重要一步。”李利杰说。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钢铁企业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