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中国出口电动汽车必须缴纳最高达45%的关税
中国出口电动汽车必须缴纳最高达45%的关税
  • www.chemmade.com
  • 2024-10-07 11:09:25
  • 环球零碳
  •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高额关税的事情,终于成为定局。今后五年,中国出口欧盟的电动汽车必须缴纳最高达45%的进口关税。


    当地时间10月4日,欧盟就是否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反补贴税举行投票。欧盟委员会发布的声明显示,投票中欧委会对中国进口纯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提议获得了欧盟成员国的必要支持。


    路透社从欧盟消息来源获悉,在周五的表决中,27个欧盟国家,有10个欧盟成员投了赞成票,5个成员投了反对票,有12个成员弃权。


    5个反对票的国家分别是德国、匈牙利、斯洛伐克、马耳他以及斯洛文尼亚。


    而法国、希腊、意大利和波兰等10个国家投了赞成票。


    在上个月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访问中国时呼吁欧盟重新考虑关税问题后,西班牙将本国的投票从早先的赞成改为弃权。


    根据这一表决议案,在中国生产的厂商将面临7.8%到35.3%不等的额外关税,并与原有的10%欧盟汽车进口正常关税相叠加。


    按照欧盟议事程序,这个提议被否决的门槛还是非常高的,需要有15个成员国(且需占欧盟65%人口)投反对票,加征关税的计划才会被搁置。否则欧盟委员会的提议就可以实施,即在10%的标准汽车进口关税基础上,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从7.8%到35.3%不等的关税。


    法国、意大利、希腊和波兰都曾表示将会投票支持对中国加征关税,这四国的人口在欧盟总人口中的占比为39%,足以确保关税议案获得通过,因为有了这四国的支持,即使有诸多反对者,也无法达到推翻这个议案所需要的反对国人口占比必须达到65%的门槛。


    投票通过之后,欧盟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说,它需要在 10 月 30 日之前公布一项实施条例,以适用关税,并在次日起开始实施,最终关税通常适用五年。


    如果实施最终关税,则意味着自7月起的临时关税也必须缴纳。在欧盟调查结束之前,企业可以用银行担保来支付这些费用。


    委员会还表示,将继续“努力”与中国寻求替代解决方案。委员会表示,任何替代方案都必须与(世界贸易组织)完全兼容,能够充分解决委员会调查所确定的损害性补贴问题,并具有可监测性和可执行性。


    也就是说,欧盟和中国将继续谈判寻找关税替代方案。双方正在探讨是否可以就控制出口价格和出口量的机制达成协议,以代替关税。


    一个例子是吉利控股的沃尔沃汽车。该公司希望通过达成定价协议,避免在进口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时缴纳高额关税。


    一位知情人士称,正在谈判的其中一个方案是采用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电池性能和寿命以及是否是两轮驱动或四轮驱动等标准来计算最低进口价格。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这次关税只涉及纯电动车,而混合动力汽车,即同时使用汽油和电池的汽车,不会受到关税影响。


    欧盟委员会指出,在欧盟市场中注册上牌的中国产电动汽车比例已经从2020年的3.5%猛增到了今年第二季度的27.2%,其中中国品牌汽车的比例则从1.9%上升到14.1%。布鲁塞尔方面还发布了一组数据称,当前中国迫切需要通过出口贸易消化的电动汽车闲置产能高达每年300万辆,相当于欧盟市场规模的两倍。


    根据联合国方面发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总共出口了150万辆电动汽车,其中近50万流向了欧洲市场。


    投票通过后,10月4日,匈牙利总理维克托·欧尔班表示,如果欧盟选择批准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它将陷入“经济冷战”。


    欧尔班认为,欧盟所采取的做法正在对世界贸易构成巨大的威胁,并将极大影响匈牙利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欧尔班说,匈牙利将保持“经济中立”,即在东西方的经济冲突中寻找维护自身利益的可能性。


    德国从产业界到政府都对此表示反对。


    德国工会IG Metall和德国主要汽车制造商的员工代表10月3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德国应该投票反对关税。声明中表示:关税是错误的做法,因为它们不会提高欧洲汽车行业的竞争力。


    当地时间10月2日,德国联邦总理朔尔茨表示希望通过与中国进行谈判以解决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的争端。他强调,欧盟的反应不应该对自身造成伤害:“这就是为什么必须继续与中国进行有关电动汽车的谈判。”


    德国联邦财政部长林德纳当天也表示,欧盟委员会“以这种方式冒险”提出临时反补贴税的建议是错误的。他坦言,与中国的贸易战对欧洲汽车业弊大于利。


    德国各大汽车制造商同样表达了反对的立场。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2日表示,联邦政府应该“采取明确立场,投票反对在欧盟征收额外关税”,因为德国的经济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放的市场和自由贸易,而计划中的欧盟关税可能“引发一场最终只有输家的贸易冲突”。


  • 文章关键词: 电动汽车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