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医药健康产业进入转轨期 行业在存量中寻找新增量
医药健康产业进入转轨期 行业在存量中寻找新增量
  • www.chemmade.com
  • 2024-08-11 09:41:03
  • 财联社
  • 随着医药工业和药品全终端零售增速下降,药品研发服务端的收入进入发展瓶颈,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国内医药健康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今日召开的第十七届健康产业(国际)生态大会——2024西普会上,中康科技董事长吴瀚表示,以医保支付为主,满足基本就医用药需求的存量市场天花板已经清晰可见,在同质化竞争和强监管的压力下,医药健康行业进入了转轨期。


    医药健康行业存量市场天花板渐近


    今年医药健康行业发展增速开始明显放缓。


    根据中康产业研究院预测,2024年全年药品全终端增速预计降至4.9%。实体药店的经营环境日益严峻,药品品类全年增速预计仅2.9%,B2C市场增幅也收窄至6%,含非药在内的全品类基本停止增长。除了终端市场增速下降外,医药工业和研发服务端的整体表现也乏善可陈。


    另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仅增长了2%。各类CXO企业也面临营收、利润和市值大幅下降的窘境。


    吴瀚表示,以医保支付为主,满足基本就医用药需求的存量市场天花板已经清晰可见,市场向低价区转移趋势明显,价格竞争成为基本手段,内卷程度持续加深,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增大。


    不仅是在零售药店方面,头部连锁药店销售毛利率持续下降,零售药店企业面临着成本控制、人效/坪效走低,毛利率下降,线上线下市场价格对比等难题挑战。


    中康科技商用数据事业部总经理廖洪惠表示,今年1-5月零售药店及非药品市场规模均同比回落,不仅是化药与中成药,过往贡献较大利润的非药板块占比也已降至7年来最低,仅有生物制品市场出现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零售药店门店数量增长也明显放缓,中康药店通数据显示,2024年2季度,全国零售药店门店数量为70.1万家,与上个季度相比新开店数量减少近千家、关店数量增加近两千家,二季度净增门店数量6317家,较上季度减少约三千家。


    阿斯利康中国全渠道事业部总经理刘谦表示,当前全国的医药零售行业增速放缓,虽然大家对于压力的来源有一定的争议,有人说是来自医保个账的改革,有人说是来自医保检查,有人说来自价格的管理,有人说来自经济增速的放缓,但有一点是没有争议的,就是过去医药行业零售市场的增长模式一去不复返,市场面临一个全新的营运和监管环境。


    创新破局 把握新需求 开创新赛道


    此次西普会的主题是承压前行,从存量走向增量的破与立。


    华润三九、昆药集团的董事长邱华伟解读称:“承压是被动的,前行是主动的,创新无疑是我们手中最锐利的破局武器。”


    “研发创新无疑是医药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吴瀚表示,随着医保基金对创新药支付的快速放大,创新药的市场准入和患者可及性显著提升,为医药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创新药零售市场增速超过20%,已成为份额最大的品类。中国创新药领域已经进入收获期,众多新药获批上市,不仅推动了制药企业的发展,更为商业渠道带来了增长动力。


    此外,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变革,是健康产业实现“破与立”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在研发、生产,还是在服务与业务模式创新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产业效率,更为构建以C端为中心的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提供了基础设施,为服务驱动产品、为院内外联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而为产业带来新的增量空间。


    而随着慢病发生率和共病率的持续增长,以及肿瘤患者逐渐慢病化,对新型服务的需求愈发强烈。吴瀚指出,目前患者得到的更多是来自院内的基本医疗用药服务,全面解决方案服务的供给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药店作为院外服务的重要环节,有巨大的潜力通过整合资源和创新服务模式,来满足患者的需求,这一转变将是推动医疗健康服务迈向更高水平、推动市场增长的新动力。


    吴瀚表示,中国拥有14亿的庞大人口基数,构成了巨大的健康消费需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银发经济正在迅速崛起,为健康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中国的医疗健康市场总体上升的趋势不会改变。


    虽然旧有的发展模式承压见顶,但市场需求也出现了明显的迭代趋势,这或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健康产业正经历存量市场的天花板,但产业增长乏力的背后,仍有海量未被满足的健康需求。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出现,预示着健康产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称,虽然行业现在是整体增速放缓,但是消费医疗的需求极其旺盛,其中轻医美、健康保健等细分领域,今年上半年在美团平台上实现了百分之三四十的增速。


    吴瀚表示,产业目前所处的环境,是在同质化竞争和强监管的压力下,进入了转轨期,走进了淘汰赛阶段。产业把握迭代的健康需求,以创新提升价值创造,已迫在眉睫。并认为把握新需求,开创新赛道,是行业突破存量天花板的重要举措,特别是要把握银发、悦己和免疫力等需求所产生新的市场机会。


    在严肃医疗领域,市场对创新药依然保持旺盛的需求;在大健康领域,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健康护理市场存在显著的供给缺口;抗衰需求日益旺盛,并趋向年轻化和个性化,但当前供给明显不足,部分需求外流至海外市场;包括慢病服务在内的专业服务领域缺乏全面解决方案,服务对产品的拉动效应亟待提升。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仍然较低,仅为7.1%。在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健康产业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力和空间。

  • 文章关键词: 医药健康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