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新方法制备出大面积长效稳定钙钛矿电池
新方法制备出大面积长效稳定钙钛矿电池
  • www.chemmade.com
  • 2024-07-29 13:48:01
  • 科技日报
  •   7月27日,记者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郭万林团队,采用全新的基于气相的钙钛矿处理方法,制备出光电转化效率超过18%、超过200平方厘米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同时,该电池可以持续运行寿命超过4万小时,等效户外运行寿命超25年,刷新世界纪录。这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走向应用提供了新策略。相关论文近日刊发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

      新方法突破了以往液相法难以均匀制备大面积钙钛矿电池器件的局限,显著提升了钙钛矿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论文的第一作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晓明解释说:“基于液相的钙钛矿电池处理方法,虽然能显著提升小面积电池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但在制备大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时,钝化剂和钙钛矿薄膜反应速度不均,导致薄膜钝化效果不佳。”

      如何在保持较高光电转化效率的前提下,得到大面积长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便成为重大技术挑战。此次研究中,郭万林团队开创性地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基于气相的处理方法——气相氟蒸汽处理方法。

      “气相氟化处理让氟化氢在空气中均匀地分布,与钙钛矿薄膜进行反应,形成稳固的化学键,抑制薄膜缺陷的形成,并锚定薄膜表面附近的阴离子。”郭万林介绍,与传统的液相处理方法相比,氟蒸汽处理让钙钛矿薄膜更均匀地被钝化,从而使薄膜大面积均匀地展现出长的光致发光寿命,同时显著减少了诱发材料降解的缺陷源。

      郭万林表示,该研究为制备满足商业化要求的太阳能模组和器件打下了基础,加快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从基础研究到商业化应用的进程。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