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我国首套百千瓦级电氢双向转换装置投运
我国首套百千瓦级电氢双向转换装置投运
  • www.chemmade.com
  • 2024-07-03 13:50:14
  • 科技日报
  •   6月28日,记者来到广州南沙小虎岛电氢智慧能源站,见到纵横交错的“钢管森林”旁矗立着3个银灰色集装箱,以及1个小型储氢罐。这是我国首套自主研发的百千瓦级电氢双向转换装置。它于近日在广州正式投运。

      据介绍,该装置在国内率先实现通过一套装置完成制氢和发电,实现了绿电和绿氢的双向高效可靠转换。这标志着我国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了示范应用。

      “这个装置基于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技术,具有电解池和燃料电池两种模式,集制氢与发电功能于一体。”广州供电局氢能源研究中心杨怡萍介绍,“在电解池模式下,装置通过高温电解水制取‘绿氢’。将这些氢气收集到储氢罐,可随时向站内供氢。当一键切换到燃料电池模式后,装置可将储氢罐内的氢气输送回装置,通过电化学反应按需发电并网。”

      研发团队先后取得大功率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等技术突破。目前该装置的系统电解制氢功率已达100千瓦,电堆平均每三度电可制一立方氢。相比传统电解制氢技术,该装置的效率提升了20%—30%。

      广州供电局氢能源研究中心技术总监区定容介绍,该装置可作为储能设备,在用电低谷时将富余的绿色电能用来制氢,并储存起来,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风电等新能源的大规模就近消纳。它还可作为发电设备,在用电高峰时及各类应急情况下,将储存的绿色氢气用来发电,使电力供应更加安全可靠、绿色低碳。

      该装置实现了从材料到系统的全面国产化。“作为小型、分布式的能源生产单元,未来通过模块化叠加组合,装置的制氢与发电功率可达到兆瓦级。”杨怡萍说。

      这套电氢转换装置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预计到“十五五”期间,该技术将进一步应用于冶金、化工等领域,电氢转换规模将提升百倍,拓展到万千瓦级。

      广州供电局副总经理龙云认为,通过“电—氢”转换,全社会用氢客户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成为用电客户。这既能大幅增加电网消纳新能源的能力,也能进一步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最终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