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二季度以来国内甲醇现货基差先强后弱
二季度以来国内甲醇现货基差先强后弱
  • www.chemmade.com
  • 2024-06-14 09:23:58
  • 期货日报
  • 二季度以来,国内甲醇现货基差先强后弱。4月,西北区域和山东地区现货基差率先走强,但从5月开始走弱。随后,沿海港口的基差价格走强,但进入6月后也明显回落。记者了解到,5月底以来,江苏太仓甲醇现货基差快速修复。据金联创数据统计,截至6月11日收盘,太仓现货基差较5月31日走低75~80点,较5月中旬太仓现货基差下降185~190点。同时,月间差也同步整体收窄,现货大幅升水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在业内人士看来,基差强弱是对港口库存或流通货量情况最直观的反映。港口库存偏低或流通量趋紧情况下,基差往往表现偏强;反之,基差则表现偏弱。


    “从前期甲醇现货基差走强来看,4月甲醇去库存是以内地为主,港口存在累库现象;5月去库存是以港口为主。”中银期货分析师谷霄表示,5月国内甲醇开工率显著下行,是驱动甲醇库存去化的核心因素。但是,随着国内甲醇开工率回升,以及甲醇制烯烃开工率大幅下行,对甲醇市场预期由去库存转为累库,进而驱动近期甲醇现货基差下行。


    从港口市场来看,随着甲醇制烯烃负反馈落地,6月沿海甲醇可流通货源大增。金联创资讯甲醇分析师张晓燕告诉记者:“一方面,6月初以来,浙江乍浦烯烃企业部分进口船只陆续转港至江苏太仓阳鸿库外。端午节前,浙江乍浦地区也有部分现货直接流入市场。另一方面,近期江苏太仓主力罐区库存也有所提升。截至6月11日,江苏太仓甲醇库存在13万吨左右,较5月底增加约6万吨。同时,常熟、南通等边缘库近期进口到船也有增量。港区社会罐库存累积趋势大概率仍将延续。”


    张晓燕认为,短期来看,港口甲醇供需趋弱格局或延续。需求端因MTO利润仍相对偏弱,江浙、山东部分停工的MTO装置短时间或难以回归。供应端,近期虽然内地与港口区域价差收窄,但是进口端伊朗主力区域整体装船节奏相对顺畅,供需偏弱结构或仍压制持货商的积极性。


    不过,甲醇进口总量短期仍较难回升至每月130万吨左右的高水平。张晓燕称,一方面,伊朗以外地区的部分项目检修或临停导致供应缩量;另一方面,目前,内外盘处于倒挂局面,外盘买卖操作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后续进口增量产生影响。


    “从甲醇进口到港量的预期变化来看,甲醇实际到港量与海外甲醇工厂产量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存在1至2个月的滞后效应。”谷霄称,4月海外开工率回升,5月进口到港增加;5月海外甲醇开工率回落,6月到港量下行。但由于今年5月海外甲醇开工回落幅度较小,6月偏低的到港量整体影响有限。进口到港量明显回升可能要等到7月以后。


    在张晓燕看来,后续甲醇港口供应端,除了持续密切关注伊朗地区甲醇装置运行状态外,其整体装船/发货节奏也是关键点。此外,伊朗以外地区甲醇项目的回归也需关注,同时警惕三季度美国两套新建大甲醇项目的投产落地给市场带来的扰动。需求端则仍要看MTO利润改善或修复后的驱动节奏。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甲醇、价格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