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氢能产业不断“升温” 发展前景也日益清晰
氢能产业不断“升温” 发展前景也日益清晰
  • www.chemmade.com
  • 2024-06-13 09:28:16
  • 中国证券网
  •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4个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均提及氢能。不仅如此,日前,交通运输部等13部门印发《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氢能也被多次提及。实际上,氢能上升到国家能源战略地位已经有近2年时间,其发展前景也日益清晰。


    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氢能与电能类似,长远看,将成为未来清洁能源体系中重要的二次能源。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标志着我国首个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出炉”,并明确氢能的三大战略定位。


    今年以来,中央部委、地方政府针对氢能相关产业的支持性政策也颇受市场关注。例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采购意向,包括多个氢能细分领域国家标准,旨在引导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山东多部门发布通知,自2024年3月1日起,对本省高速公路安装ETC套装设备的氢能车辆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试行2年,到期后再根据执行情况适时调整。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人透露,京津冀正在协同编制六大跨区域产业链图谱,实施产业链“织网工程”,深化产业协作,氢能纳入其中。内蒙古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通知》等。


    权威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经有20多个省份发布了促进氢能或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相关文件,拟建设的绿氢产能规模已经超过100万吨。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正进入快速成长的新时期。


    《规划》提出,到2025年,清洁能源制氢及氢能储运技术取得较大进展,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20万吨/年。


    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7亿吨,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从产业发展路径上看,我国现有氢气供应体系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居全球第一,在清洁低碳的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相关部门鼓励在风光水电资源丰富地区,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预计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会不断提升。


    市场机构也关注到政策变化,预计2024年我国氢能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发展提速,而近日的氢能产业“升温”,或许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序幕。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氢能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