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锂离子电池储能势将面对来自新型长时储能的竞争
锂离子电池储能势将面对来自新型长时储能的竞争
  • www.chemmade.com
  • 2024-06-02 09:51:51
  • 中国证券网
  • 基于越发雄心勃勃的全球脱碳计划及在一些市场上与锂离子电池储能竞争的可能性日益增长,长时储能(LDES)正在全球迅速引起关注。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近日发布的《长时储能成本调研报告》显示,虽然多数长时储能技术尚处于早期,成本仍高于锂离子电池储能,但一些长时储能技术或会实现更低的成本和更长的储能时长。


    在报告中,彭博新能源财经调研了七项长时储能技术组别和20种技术类型。研究显示,对超过八小时的储能,成本最低的长时储能技术单位投资成本已低于锂离子电池。例如,储热和压缩空气储能的平均单位投资成本分别为232美元/kWh和293美元/kWh(图1)。相比之下,储能时长四小时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平均投资成本在2023年为304美元/kWh。


    目前为止,液流电池和压缩空气技术的商业化最成功,这有助于确保在未来进一步降低成本。长时储能技术成本降低的速度将主要取决于主要市场的需求增长和开发路径。


    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随着化石燃料机组逐步退役,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问题日益突出,未来储能充放电所需的典型时长将会增加。长时储能技术无需通过增加额外的功率容量设备而实现能量容量增长,因此它们被视为锂离子电池的竞争对手。尽管如此,锂离子电池得益于其在交通运输和电力行业的广泛应用,实现了成本的快速下降。在这十年里,长时储能的成本下降速度将不太可能达到锂离子电池那样快的水平。


    目前,中国在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和储热等成熟技术的成本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非中国市场,压缩空气储能的平均投资成本相比中国市场高出68%,液流电池高出66%,储热高出54%。


    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清洁能源专家、报告的共同作者周忆忆表示:“中国与其他市场成本的巨大差距主要得益于中国在长时储能技术商业化应用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当其他国家仍处于长时储能技术商业化开发的早期阶段,中国已经在政策推动下开发吉瓦时级别的大型项目。这一点在压缩空气储能和液流电池方面尤其如此。过去两年,中国在这两个技术领域都创造了世界最大项目新纪录。长时储能在中国的安装速度非常惊人。”


    尽管中国的成本较低,但长时储能技术目前仍难以与中国产锂离子电池储能进行竞争,后者的价格在全球最低。就单位投资成本而言,目前只有少数长时储能技术,如天然洞穴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可以与锂离子电池储能一争高下。


    长时储能技术在中国以外市场与锂离子电池储能竞争的机会更大,因为这些市场的锂离子电池储能价格更高。


    彭博新能源财经储能分析师、报告共同作者伊维琳娜·斯托伊库(Evelina Stoikou)表示:“虽然中国以外的长时储能技术成本更高,但美国和欧洲有机会投资自己的行业,推动创新和部署。与中国相比,其它市场正在开发更广泛的技术类型,包括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压缩气体、热能、重力和新型抽水蓄能等。我们看到,雄心勃勃的清洁能源目标、更高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成本以及降低对锂资源依赖性的需求将进一步推动这些地区对上述技术的兴趣。”


    储能时长、项目规模和部署地点都会极大地影响长时储能的投资费用。重力储能系统,一种在充电时提升重物,在放电时可控地降低重物的储能技术,其平均投资成本最高,为643美元/kWh。


    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部署经验的日益丰富将进一步提高这些储能技术在长时储能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性能。政策的扶持和新的市场机制对于推动这些新兴技术的早期部署和商业化应用至关重要。

  • 文章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