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政策面因素支撑明显 铝价触及两年高位
政策面因素支撑明显 铝价触及两年高位
  • www.chemmade.com
  • 2024-05-31 09:34:32
  • 期货日报
  • 近几日,在有色金属板块整体涨势暂缓的情况下,内外盘铝价强势上涨,其中沪铝价格一度升至两年高位22040元/吨。铝价表现为何“一枝独秀”?政策面实际影响如何?高铝价对产业链各环节有何影响?记者采访了多位市场分析师,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铝价冲高受政策面推动


    与其他有色金属品种相比,近几日铝价走势更为强劲,新湖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孙匡文表示,政策面因素对铝价的支撑较为明显。


    一方面,近期国内房地产政策密集出台,从中央到地方,解除限购、下调贷款利率、下调首付比例等措施陆续跟进,一线城市优化调整购房政策的举措进一步增强市场乐观预期。对铝行业而言,建筑用铝是国内铝第一大消费市场,房地产市场的乐观预期也激发了铝消费的乐观预期。


    另一方面,5月29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其中提到,要严控制铜、氧化铝等冶炼新增产能,大力发展再生金属产业。到2025年年底,再生金属供应占比在24%以上,铝水直接合金化比例提高到90%以上。这也助推市场情绪,刺激铝价再创新高。


    《行动方案》短期对铝基本面影响不大


    《行动方案》对铝行业提出如下要求:一是严格落实电解铝产能置换;二是从严控制氧化铝冶炼新增产能;三是大力发展再生金属产业,到2025年年底,再生金属供应占比在24%以上;四是到2025年年底,铝水直接合金化比例提高到90%以上;五是新建和改扩建电解铝项目要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新建和改扩建氧化铝项目能效须达到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六是到2025年年底,电解铝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在25%以上。


    在孙匡文看来,《行动方案》从产能总量上控制碳排放,从单位碳排放角度实施高要求。产能方面的严格控制将降低供给弹性,2017年电解铝供给侧改革为国内电解铝设定了产能“天花板”,而电解铝行业实施阶梯电价政策促进了电解铝企业不断降低单位能耗。


    《行动方案》有助于产业节能降碳的深入推进,增加了对铝水直接合金化比例的严格要求,由当前的70%左右进一步上调至90%以上。这意味着在电解铝产量不变的情况下,铝锭产量将进一步下降,或导致现货流通货源减少,可供交割的铝锭也随之下降,对铝价构成利多。


    不过,他认为政策对市场的预期影响大于实际影响。从中长期看,供给端弹性或因政策影响进一步下降,有可能加剧市场价格的波动。


    单位能耗方面,电解铝厂或不断加大投入,以达到阶梯电价相应的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成本,但单位能耗下降也能为企业节省成本。因此,从中长期看,节能降碳政策不一定会大幅增加电解铝成本。严控新增产能并非“一刀切”,政策对短期供应不会有明显影响。


    东证衍生品研究院有色金属研究员孙伟东认为,《行动方案》要求“严格落实电解铝产能置换”,暂时打消了市场对后期可能放松电解铝产能“天花板”的担忧,对电解铝长期供给形成明确约束。


    同时,《行动方案》提出,“再生金属供应占比在24%以上”。2022年11月,工信部等部门发布《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了到2025年再生铝产量1150万吨的目标,《行动方案》与该要求基本接近。


    《行动方案》还提出,“铝水直接合金化比例提高到90%以上”。当前国内铝水直接合金化比例在75%~80%,距离《行动方案》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预计后期各地方政府会继续推动电解铝企业进行铝水就地转化,这意味着铝材产能扩张还会继续,对应的铝直接需求将增加。同时,铝水直接合金化比例的提升意味着铸锭量的降低,铝锭显性库存也会下降,这对铝价会形成较为明显的向上支撑。


    氧化铝方面,《行动方案》要求“严控氧化铝新增产能”。孙伟东表示,由于电解铝有严格的产能“天花板”限制,这意味着国内氧化铝需求存在明确的瓶颈。如果按照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极限4500万吨简单估算,国内氧化铝最大需求为9000万吨。


    最新数据显示,国内氧化铝建成产能已经达到10342万吨,运行产能为8520万吨,开工率仅为82%。由于未来几年国内还有大量的氧化铝新项目计划投产,本次方案提出后,新项目的投产或面临一定阻力。


    总体来看,孙伟东表示,《行动方案》的发布,长期来看对铝行业有较大影响,包括进一步明确了电解铝长期供应存在约束的格局,同时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氧化铝行业产能进一步扩张的局面。不过,就短期而言,该方案对电解铝和氧化铝的基本面影响不大,短期盘面上行主要受情绪推动,预计后市会逐步回归理性。


    关注下游对高铝价的接受程度


    “当前电解铝市场的供需矛盾并不突出。”孙匡文表示,一方面,消费端有向淡季过渡的迹象。终端企业新增订单放缓,开工率边际放缓,并逐步向铝加工企业传导。不过,铝加工企业开工率下降尚不明显。另一方面,从供给端来看,在云南电解铝复产仍在推进的情况下,当地电解铝产量仍稳步上升,且近期电解铝厂铸锭量出现小幅增加。进口方面,虽然理论上出现进口亏损,但受欧美制裁影响,俄罗斯铝持续流入国内,使进口量仍维持高位。同时,近期铝锭库存不降反升,也反映出基本面不佳。


    短期来看,他认为基本面不具备推涨铝价的动力,政策面对当前铝市场情绪的影响更大。一旦宏观因素影响减弱,市场将回归基本面,铝价回调的可能性较大。后期来看,仍需关注国内政策面动向,基本面需关注后期消费实际表现以及库存变化。


    孙匡文表示,当前铝价处于高位,对产业链各环节也有所影响。随着铝价攀升至两年高位,电解铝企业利润处于高位,对相关待恢复的产能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但也使下游以及终端市场面临成本增加的压力。


    “下游铝加工企业对原材料采购及产成品销售的定价权偏弱。在市场价格有起伏的状态下,企业采取均价作价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平滑价格波动带来的盈亏,保证相对稳定的加工费收入。但铝价持续上涨对铝加工企业非常不利,可能造成销售价格不及采购价格,企业可能出现亏损。”他说。


    孙伟东也表示,在铝价处于高位的背景下,上游氧化铝和电解铝的利润非常好,但下游加工环节的利润情况不佳。


    同时,伴随着近期铝价的不断上涨,下游工厂的采购与销售周期无法完全匹配,造成生产利润进一步下滑。由于铝价不断上升,企业的资金占用也更多。从总体来看,目前快速上升的铝价对产业链下游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展望后市,孙伟东认为,宏观和基本面将继续共同作用于铝价走势。宏观方面,国外主要观察未来欧洲和美国制造业周期的回升节奏、美联储的降息路径是否通畅,国内主要观察地产、基建需求能否在政策刺激下逐步企稳回升。基本面方面,关注下游对高铝价的接受程度。“综合来看,我们判断铝价上行周期可能仍未结束。不过,短期的快速拉涨缺乏基本面的支持,后期铝价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而且这种回调也是必要的,将给下游提供备货机会。”他说。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铝价、氧化铝、电解铝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