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氢能是全球未来能源革命重要探索方向
氢能是全球未来能源革命重要探索方向
  • www.chemmade.com
  • 2024-05-30 14:05:47
  • 人民日报
  •   【现象】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稳步推进,预计年产绿氢3.2万吨、绿氨18万吨;湖南长沙,绿电制氢加氢一体站开展氢能源重卡加氢测试,每日制氢加氢量不少于2吨;新疆库车,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制氢项目投产,绿氢就近供应炼化公司,助力炼油行业绿色化转型……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升级、产能持续提升,绿氢多元应用生态正逐步构建。

      【点评】

      氢能优点十分突出:无色无味无毒,电化学反应后只产生水,能实现零排放并且循环使用,能量密度达到汽油的3倍左右。氢相对易储存,可作为大规模、长周期储能。

      按照生产来源,氢可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3类。灰氢主要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产生氢气,制取过程成本最低,但碳排放量高,目前约占全球氢气产量的九成以上。蓝氢是采用了碳捕集措施的化石燃料制氢。绿氢先以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再通过电解水制氢,生产过程中基本不产生碳排放。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大力发展绿氢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氢能在交通、工业、电力等领域已有不少应用。比如,氢燃料电池动力示范船、氢能重型车辆等产品,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前不久,两辆以氢为燃料的汽车从北京出发,行驶约1500公里抵达上海,完成了我国氢能车辆首次大范围、长距离、跨区域的实际运输测试。在新能源汽车这一赛道上,氢能已展现出较大的发展空间。

      绿氢是较为理想的清洁能源,市场前景广阔。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位居世界第一,在清洁低碳的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但也要看到,绿氢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推动绿氢大规模、市场化制造与应用,还需要迈过多重“关卡”。从生产层面看,国内绿氢生产成本为灰氢的2至3倍。从运输角度看,西部地区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但氢能消费需求多在东部地区,而我国氢气运输的主流方式是长管拖车,效率低、成本高。

      更好释放绿氢的市场潜力,要优化产业布局,聚焦短板弱项,加强关键技术创新。比如,西部地区分布着不少化工项目,可以推动绿氢就近消纳,拓展绿氢在化工等行业的替代空间。加快研发低温液氢、固态储氢等新型长距离储运技术,是降低运输成本的重要途径。2023年10月,全球首批镁基固态储运氢车在江苏宜兴交付,可根据场景需求实现氢气的规模储存和运输,相比长管拖车,运输成本大幅降低。此外,一些企业正开展掺氢天然气管道、纯氢管道等试点示范,相关探索有助于加快绿氢资源调配和市场覆盖。多措并举,不断提升绿氢的经济性,才能让其市场化之路走得更顺、走得更稳。

      氢能是能源革命的重要探索方向,被称为“绿色石油”。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布局氢能产业,着力降低其生产成本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但主要是化石能源制氢和工业副产氢,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还很小。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考虑绿氢供应能力、产业基础和市场空间,以试点示范有序带动绿氢在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应用,定能把握好氢能产业化的市场机遇,为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更坚实支撑。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绿氢氢气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