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纯碱期现均转向积极 市场情绪也明显走强
纯碱期现均转向积极 市场情绪也明显走强
  • www.chemmade.com
  • 2024-05-23 10:15:48
  • 期货日报
  • 从上周开始,纯碱期现货市场价格均呈现先抑后扬趋势,且后扬的“劲头”较大。从期货市场看,5月15日纯碱期货主力合约价格阶段性触底,最低达到2091元/吨,随后连续强势反弹3个交易日,主力合约价格涨幅分别为1.89%、7.72%、6.53%。尽管5月21日纯碱期货盘面走势略有回落,但整体仍在高位区间。本周纯碱现货市场厂家报价也有所上调,华中、华东、华南地区价格重心均有所提升。


    “从上周后半周开始,纯碱期现货市场状态均转向积极,市场情绪也明显走强。”光大期货资源品高级分析师张凌璐表示。


    记者了解到,此轮纯碱市场情绪明显好转既有基本面的支撑,也有宏观环境向好及稳地产政策的助力,且宏观因素占据主导地位。


    “从基本面看,纯碱供需变化相对有限。五一假期之后,内蒙古、青海、江苏、山东均有大型企业检修,市场供应有所下降。”张凌璐表示,上周,纯碱行业开工率下降1.28个百分点,周度产量降幅为1.47%,企业库存小幅下降0.65%。生产和库存均出现下行但下行幅度均有限。


    相比较而言,需求端的驱动更强,这一方面来自下游的刚需,另一方面是由于中下游的阶段性补库。


    “近期下游浮法玻璃个别产线冷修,但光伏玻璃产线点火密集,对纯碱的消耗量持续提升。同时,中下游采购在期现货市场情绪转强的过程中也变得相对集中,刚需和补库需求同步走强。”据张凌璐介绍,上周纯碱表观消费量提升至71.54万吨,与周度产量70.96万吨相比略偏高,纯碱市场仍维持紧平衡格局。


    杭实国贸期现经理于熙表示,上周五,重磅稳地产政策出台,“收购存量住房”“降低首付比例”“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等政策从供需两端发力,意在解决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高库存的问题,扭转市场预期。


    “目前市场比较关注央行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用于收购存量商品房政策的实施效果,这对竣工端相关品种有较为明显的利好影响。”于熙告诉记者,2024年1至4月房屋竣工面积降幅不小,房企销售下降、现金流紧张情况拖累了竣工面积。“若房企销售状况改善,对竣工端相关品种,如玻璃、PVC需求有一定利好影响。”于熙称,浮法玻璃是纯碱最大的下游,浮法玻璃行业景气度的改善对纯碱价格也将形成一定带动作用。


    当前宏观情绪向好、稳地产政策支撑、期货市场商品整体走势偏强等多因素共振,使得纯碱期货价格走势相对偏强。


    据了解,当前纯碱市场的风险主要来自中下游的抵触情绪,除刚需采购外,高价会抑制其他的采购需求和补库需求,从而导致价格上涨无法向产业链下游传导,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下游产生负反馈。


    “从价格表现看,目前中上游(厂家、贸易商)报价较为坚挺,但下游对高价存在一定抵触情绪。”张凌璐表示,目前纯碱价格向下游环节传导还有一定的阻碍。


    在于熙看来,目前纯碱下游光伏玻璃和浮法玻璃利润尚可,对纯碱的需求相对稳定,但下游利润出现改善才能使纯碱价格上涨顺利向下传导。“当前浮法玻璃现货价格趋稳,需求淡季涨价动力不足。”于熙表示,若纯碱价格持续拉涨,尤其是现货价格上涨至2400元/吨上方后,内外价差扩大将驱动进口增加,届时国内纯碱供应压力将会增加。


    张凌璐同样表示,纯碱市场需警惕进口的冲击。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至4月我国纯碱进口量达到59.86万吨,同比增幅为645.37%。


    “进口量的大幅攀升,为中下游采购原料提供了补充渠道,但集中到港量较大时会给国内纯碱市场带来价格压制以及国内采购量减少的双重影响。”张凌璐说。


    “从中期角度看,随着气温的升高以及季节性检修预期的加强,供应量下降预期或许能给纯碱市场带来明显的上行驱动。”张凌璐认为,未来2到3个月,纯碱生产企业的产能变化、行业开工及产量等都是影响市场价格的关键因素。相对不确定的变量是商品市场整体情绪、下游产业心态以及进出口等。


    同样,在于熙看来,影响纯碱价格后期走势的关键因素在于供应端。投资者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夏季检修的进度。今年纯碱行业检修时间早于往年且较为分散,纯碱企业挺价意愿较强,后期需重点关注检修落地情况。二是新产能投放进度。年内远兴能源一期四线、内蒙古阜丰、连云港德邦、连云港碱业等装置计划投产,需密切关注其投产进度。三是进口量的变化。近期国内纯碱现货价格上涨后,内外价差扩大,纯碱进口预期增强,按照两个月船期计算,预计7至8月纯碱进口量将增加。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纯碱、期货、价格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