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落后产能加速出清 光伏产业盈利将迎触底反弹?
落后产能加速出清 光伏产业盈利将迎触底反弹?
  • www.chemmade.com
  • 2024-05-17 09:16:46
  • 证券日报
  • 多晶硅价格仍在持续下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以下简称“硅业分会”)5月15日发布的最新一周价格显示,N型棒状硅成交均价环比下降5.08%;P型致密料成交均价环比下降4.36%;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环比下降6.25%。


    “不仅是多晶硅环节,光伏产业链大部分环节都已跌破成本价,整个光伏产业链已经到了比拼成本、技术、现金流等竞争力的阶段,没有上述优势的企业将很难维系下去,成本高企和技术落后的产能将加速出清。”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光伏市场年内的表现,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表示,公司始终相信光伏行业发展的长期趋势没有改变,行业技术进步和应用发展的空间依然巨大,光伏行业将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持续向前。


    落后产能加速出清


    “2023年以来,光伏主产业链价格快速下行,对光伏企业的利润产生了较大影响,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了亏损,这意味着整个光伏产业链的盈利或已经见底。”屈放分析称。


    硅业分会表示,目前的硅料价格已突破所有在产企业现金成本,在高库存压力下,部分小产能、老产能已经停车检修。


    不只硅料环节,光伏产业链的其它环节也不断传来停产或减产消息。


    5月15日,ST聆达披露公告称,公司子公司金寨嘉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寨嘉悦”)主要生产装置继续停产。公司在5月10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中曾披露,目前账面资金尚不支持金寨嘉悦复产复工或升级产线。


    “当前,光伏电池的技术迭代是行业发展的焦点,在目前的情况下,落后的技术和产能将会加速淘汰。”屈放称。


    艾能聚此前发布公告称,受技术迭代及市场需求影响,为减少公司损失及从公司整体经营业绩的角度考虑,公司管理层决定,公司旗下多晶硅电池片生产线实施正式停产,后续复工时间将视订单情况而定。


    “对于光伏行业从业者来讲,尤其是做电池组件的企业,风险是很高的。”钟宝申表示,光伏电池技术迭代的速度非常快,如果稍不小心做了重资产的投资,而技术被淘汰了,就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在当前的状况下,政策端的助力和市场化的力量将共同推动落后产能出清。”屈放预计,随着政策的落地和市场需求的恢复,行业将逐步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光伏行业经过多轮产能出清,6月份或有可能迎来行业调整的“底部”,产业链价格有望回归理性。在光伏行业长期向好的逻辑下,产业链利润有望逐渐修复。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一季度,尽管光伏上市企业的业绩整体有所下滑,但光伏装机规模仍保持高增长。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光伏新增装机45.74GW,同比增长36%。东方证券研报称,展望2024年,全球光伏装机预期462GW,同比增长约15%。


    技术“竞赛”推动行业进步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从光伏行业发展来看,目前处于技术更新换代和下一代技术积累阶段,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在未来更具竞争优势。


    “逆周期的严峻挑战下,企业唯创新不败,研发是最为关键一环。今年一季度,公司研发投入处同期高位,强有力地为颗粒硅品质持续提升及钙钛矿、CCz、硅烷等高科技核心业务科研突破保驾护航。”协鑫科技运营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在业内看来,创新是光伏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行业竞争加剧,更促使企业加强技术创新。而提升转换效率,降低度电成本,是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不变的主题。


    协鑫科技上述负责人表示,在光伏产业链竞争愈发激烈,市场价格受到较大冲击和挤压的背景下,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利润空间虽然受到一定的影响,但这将倒逼颗粒硅不断依靠科技与创新持续拉升产品品质的上限和降低成本的下限,继而锤炼颗粒硅逆袭市场的耐力和张力。


    “BC技术的工艺步骤非常多,而且加工精度、工艺精度要求也非常高,在光伏行业高度竞争的状态下,做长远的规划和投入,对企业来讲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对于隆基绿能当前主打的BC电池技术,钟宝申表示,隆基绿能做BC技术总共投入了7年,先后投入了十几亿元的研发费用,申请发明专利120项。


    “降本增效是光伏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尽管当前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但产业链上的不少头部企业仍然积极地在技术上开展‘竞赛’,这将持续推动光伏行业的进步。”屈放表示,同时,叠加智能制造和自动化生产线的推动,光伏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也在提升,未来光伏行业将会在降本增效方面更加精细化。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多晶硅、光伏产业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