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储能盈利空间逐渐变大 市场将会愈加火爆
储能盈利空间逐渐变大 市场将会愈加火爆
  • www.chemmade.com
  • 2024-05-06 14:11:44
  • 科技日报
  •   伴随全球能源转型和碳减排的加速推进,储能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发展新型储能。全国各地纷纷抢抓重大战略机遇,多个省份优化调整配储、奖补、建设规范、电力交易等相关政策,落地多样化储能项目,储能盈利空间逐渐变大,储能市场也愈加火爆。

      近期,陕西省先后出台《陕西省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5年)》《陕西省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施方案》,剑指储能新赛道,旨在打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绿色牌”。新政显示,陕西省将推动新型储能源、网、用户等多场景应用,力争2025年并网新型储能总规模达到200万千瓦以上。

      新型储能发展驶入快车道

      储能,顾名思义就是把平时富余的发电量储存起来,在需要时放出来使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储能方式就是抽水蓄能。

      但如果没有水怎么办?新型储能应运而生,即除了抽水蓄能以外的、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并对外提供服务的电化学、压缩空气、全钒液流、飞轮等形式的储能技术。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530万千瓦/7768万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2%,较2023年一季度末增长超过210%。

      “新型储能日益成为我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及推动能源生产消费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4月29日,在国家能源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表示。

      政策利好下,新型储能多元化高质量发展在陕西取得显著成效。近日,国内规模最大台区分布式储能项目在陕西竣工投运,总共部署安装149套台区分布式储能设备,合计规模约14.1兆瓦/30.0兆瓦时,覆盖陕西多个县市区域,覆盖面积近8000平方公里。

      陕西省发展改革委相关人士表示,陕西明确支持电网功能性替代性储能发展,《陕西省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5年)》强调,在电网关键节点布局新型储能,增强电网调节能力和稳定性。

      4月9日,湖北应城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项目并网一次成功,创造了单机功率、储能规模、转换效率3项世界纪录。该项目储能容量达1500兆瓦时,系统转换效率约70%,其技术是目前惟一能与抽水蓄能相媲美的大规模长时物理储能技术,被喻为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器”和“超级充电宝”。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为该项目创新研发的压缩机,正是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的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并因此荣膺国家能源局评选的“2023年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总体储能技术处于全球第一梯队。预计未来,新型储能会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和主体。”4月26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海生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上表示。

      打造产业聚集发展“生态圈”

      记者留意到,陕西发力新型储能早已“有迹可循”。近年来,陕西省太阳能光伏、乘用车(新能源汽车)重点产业链产值规模均已突破千亿元。“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新型储能的发展提供了完备的制造业配套环境和供应链基础,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陕西省太阳能行业协会会长安福成说。

      西安领充创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搭乘行业“风口”实现快速崛起。“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充放换电和新能源储能微网两大领域,开发了全系列交直流充电系统、分布式储能系统、充放电仿真智能测试系统和综合能源平台等多种产品。”走在公司展厅,该公司微网储能事业部总监许立向记者介绍说。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底陕西现存4300家储能相关企业。相对于电池制造、电池材料等上游企业,陕西的新型储能产业链中以储能变流器(PCS)技术研发、测试设备研发和系统集成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占有相当比重。

      让大规模储能电池簇拥有“智能大脑”,是一项技术含量极高的系统性工程,通过动态计算,使得电池自带均衡电路,实现毫秒级功率调度响应,同时还能化解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电池负荷状态差异等关键问题。国内工商业储能“领头羊”——西安奇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行业内首次提出并采用“All in one”设计理念,将长寿命电芯、电池管理系统、高性能变流系统、主动安全系统和高效能管理系统融于单个机柜,形成一体化即插即用的智慧能量块产品。

      “新型储能是一个融合人工智能、能量存储、数字孪生、大数据等多学科的技术,企业应更多关注如何优化算法、调整控制系统,与不断快速演进的电力市场相匹配。”西安奇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经理马金鹏表示。

      背靠西北地区国内储能发展的广阔市场,陕西已有6所陕西高校开设了储能专业,为储能产业发展奠定坚实人才基础。其中西安交通大学更是作为国家首批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高校之一,成为储能产业培养创新型高层次拔尖人才的试验田。

      面向未来,陕西正加速形成“新能源+储能”及“源网荷储”一体化的产业体系。从电力电子的技术积淀到硬科技创业环境的培育、再到人才资源的不断更迭,陕西全力打造新能源产业聚集发展的生态圈,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储能产业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