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化工园区的名气远远大于陈家港人。而经过2月10日凌晨响水的“万人大逃亡后”,陈家港化工园区更是“声名显著”。
2月10日凌晨2时,有人传言:响水县陈家港生态化工园区毒气泄漏、爆炸,导致方圆十多公里内上万名群众惊慌出逃,在逃离过程中,由于马路拥堵,发生多起事故并导致4人死亡。
当地政府紧急辟谣,表示该事件纯属谣言引发的一起恐慌事件,公安机关也在昨日表示拘留了4名“造谣”的相关人员。
整个事件已经发生3天,传言中的爆炸并没有发生,但居民们对于身边的化工园区仍然心有余悸,有村民直言:“其实这并不算是‘谣言’,因为化工厂爆炸不是第一次了。 ”
雪夜大逃亡
2月10日,正月初八,江苏响水,小雪。
凌晨3时,整个响水还沉浸在春节的气氛中时,家住双港镇的张鸣(化名)突然接到了朋友的电话:“陈家港化工园区化工厂毒气泄漏,要爆炸!你看看别人跑没有,赶紧跑啊。 ”
拉起自己80多岁的父母亲,叫起自己的孩子,张鸣发现门口的路上已经到处是人了,张鸣意识到:可能出事了。
刚刚下过小雪的天气仍然很冷,张鸣开出自己的车子,一家8口人全都挤了上去,父亲要回去取自己放在柜子上的2000块钱,被张鸣一下子抱到了车里:“赶紧先跑,回来再说。 ”
挤满了人的车出了门就向滨海县方向驶去,本来准备快点走的张鸣发现,自己失算了,“因为根本开不快,最多也就30公里每小时,到处都是电瓶车、三轮车、农用车。 ”
张鸣发现,村民把能用上的交通工具都用上了,“不管是农用车还是三轮车,里面都坐满了人,那个人啊,真是不得了啊。”因为刚刚下过小雪,张鸣顺着灯光看到一辆摩托车摔倒,一个小孩不停揉着胳膊。
早上五六点钟,张鸣一家人也已经到了滨海县,张鸣在一家超市前停了下来,“我怕真出什么事情,就赶紧买了一箱方便面、一箱矿泉水和一箱八宝粥。 ”
在滨海县停留下来后,张鸣发现,大部队开始往回走,张鸣也就随着往回走,到家后,张鸣才知道:“政府已经出来辟谣,说这是由谣言引起的恐慌事件。 ”
同张鸣一样,家住在陈家港镇上的王先生也加入了当晚的大逃亡队伍,王先生回忆:“我们当时比较晚了,快4点了,亲戚打电话说快跑,毒气泄漏了,可能要爆炸。 ”
王先生一家四口人,骑了两辆电动车也跟着大部队往东跑,“路上摩托车、农用车,一条龙一样,从来没见过。用赵本山的话,那叫壮观啊。 ”
“我们骑着电动车一直往海边走,路上到处是人,我们跑了十几里地,天快亮的时候看见警察,让大家回去,我们就回去了。”王先生说。
“生态”化工园
在这次逃亡中,并非所有人都像张鸣、王先生那般幸运。
双港镇塘港村的潘师傅一家以及邻居10多人,挤上了一辆改装农用车逃命,没走多远就翻入小河里,造成4人死亡,其中就有潘师傅4岁的孙子。而更多村民反映,一些村民在混乱中受伤。
事发已经2天,在陈家港乃至整个响水,人们讨论的问题仍然是2天前“惊天动地”的大逃亡,在陈家港镇上的一家饭店,几位吃饭的小伙子碰到了一起,相互调侃:“你那天晚上跑了多远? ”“我跑了30公里”,一位小伙子边吃面边说。
陈家港镇位于响水县以东,沿着响陈路,从响水县区一路往东走,两边最显著的除了树,就是化工厂的广告牌,坐在车上,“某某化工集团欢迎您”的牌子随处可见。而刚刚进入园区,司机就打开窗户笑着说:“你闻闻这里的空气怎么样? ”一股刺鼻的酸味让记者咳嗽不已。“这是白天,还好些,晚上我们来陈家港送客人不敢开车窗的,他们(工厂)白天有人不敢放气的,到了晚上简直就不能闻。 ”司机陈伟说。
司机的说法得到了陈家港镇草港村民姜明(化名)的认可,姜明说:“(厂子)白天不放,晚上偷偷摸摸的放。我们这里不能刮西风,一刮西风厂子的空气就全部飘过来,人连气都上不来。 ”
姜明是土生土长的陈家港人,今年21岁,姜明回忆,“也就是我小学的时候,大大小小的厂子开始陆续落户到这里,空气变差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从那以后,化工厂就在这里生根发芽了,逐渐变成了工业园区,我们也一直希望能把这些化工厂搬远一点,但一直没有动静。 ”
当地化工厂曾发生爆炸事故
走在陈家港工业园区,化工厂和旁边村庄的距离不足100米,车身上标有“危”、“爆”、“毒”的大卡车及油罐车不时的进进出出,不时的微风吹过,就会有刺鼻的味道飘过来,或酸或臭,引来记者一阵咳嗽。
看到记者的窘境,陈家港镇王商村的王大爷呵呵一笑:“我们都习惯了,微弱的味道我们都问不出来了,只有浓的时候才行。 ”“我们这生活时间长的人就是肝大,很多小伙子验兵验不上,估计都和这有关系。 ”
记者了解到,陈家港生态化工园区规划面积10.5平方公里,2002年来已吸引40多家化工企业入驻,涉及医药、染料等多家化工企业,其中最大的就是大和、联化等企业,而此次传言泄露的就是大和化工厂。
事发当天,当地政府通过手机短信、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向社会发布“既没有发生泄漏,也没有发生爆炸”的信息,并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事态虽然已得到平息,但很多村民似乎并不买账。“其实,这也不能算是谣言。”“村子对面就是生产氯气的厂家,而且这不是第一次泄露了,以前死过人的,要是现在有人给你说毒气要泄露了,你跑还是不跑? ”姜明质问。
在姜明等村民的描述中,记者了解到,村民的恐慌更来自近几年园区发生的两起事故,而这些事故直接导致了此次逃亡行动的升级。
2007年11月27日,位于该园区的江苏联化科技有限公司发生了大爆炸,300平方米左右的车间化为废墟,事故共造成8人死亡、5人重伤,另有近50人受伤。
而在3个月前的2010年11月23日,园区内的江苏大和氯碱化工公司发生氯气泄漏,导致下风向的江苏之江化工公司30多名员工中毒。“谁不害怕,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姜明感慨。
“天天和炸弹睡,你能不怕吗? ”
一起由“谣言”引发的大逃亡这样结尾,但这也是这个化工厂“潜伏”居民区的又一次预警,一次以伤亡4人为代价的预警。
昨日,江苏响水县政府通报:响水爆炸谣言引发恐慌一案侦查有了突破性进展。目前,2名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另有2名违法行为人被行政拘留。
响水县常务副县长许德智也表示,全县也将进行新一轮的安全生产大检查,配合以舆论引导、安全知识的普及等,相信群众的恐慌心理会尽早消除。“我们力争尽早让园区周围的群众安居乐业。 ”
记者了解到,虽然当地政府尽管做了大量工作,但因为前几次事故的阴影等因素,化工园区村民们对“安居乐业”的心里期盼,仍有差距。
“我们的意思就是全部搬走,现在我们宁愿经济落后一点,也不要这样危险的化工企业呆在我们身边。天天和炸弹睡,你能不怕吗? ”姜明反问。
在王商村的村头,有一个很小的加油站,而跨过路面,就是化工园区,王商村的村民张梅(化名)就住在村口,张梅无不担忧的对记者说:“你看看,这边是个加油站,那边是化工厂,虽然加油站暂时不开了,谁不提心吊胆。 ”
同张梅一样,更多的村民表现出的是对化工企业的担忧,“住在这旁边,整天悬着个心,万一哪天再来一次大爆炸,那怎么办呢? ”同村的一位村民说。
同住在王商村的王大爷并没有否认化工厂存在的价值,但王大爷同张梅一样担忧地说:“经济利益是带来了,谁也不能忽视,但这次是谣言,那么下次咋办?万一是真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