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推动新能源产业链的全面升级与互相融合
推动新能源产业链的全面升级与互相融合
  • www.chemmade.com
  • 2024-03-28 13:52:58
  • 经济观察报
  •   2023年,中国新能源产业逆势而上,虽然面临一些阶段性的挑战,但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依旧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最新数据,继2023年6月突破13亿千瓦后,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再创新高,截至10月底突破14亿千瓦,达到14.04亿千瓦,同比增长20.8%,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9.9%。

      而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匮乏、贫困加剧等全球性挑战,以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为核心,推动和引领世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从国际上来看,中国当前在全球气候治理及能源转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是,中国新能源企业供应了全球50%的风电和80%的光伏设备;中国光伏技术全球第一,已率先实现平价上网,正迈向低价时代;高效安全长寿命储能技术快速发展,新型储能新增规模全球第一。二是,中国累计安排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专项资金超过12亿元人民币,努力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帮助。

      2023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共同发表了《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目标争取到2030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三倍,并计划从现在到2030年,在2020年水平上充分加快两国可再生能源部署,以加快煤油气发电替代。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进入攻坚期,能源结构更低碳、能源供应更安全、能源利用更高效等要求,也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标准。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体、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全球能源向低碳、零碳转型密不可分。

      推动新能源产业链的全面升级与互相融合

      首先,源网荷储一体化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要让源网荷储升级耦合,就必须推动“硅链”和“锂链”的双链融合,以光储充算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强化新能源产业的智慧作用,增强其竞争力和创新力,同时发挥龙头企业在推动产业链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其次,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储能作为能量的“搬运工”和新能源的“稳定器”,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向电力系统输送电力,完美地补上了新能源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等短板,解决了非化石能源高比例、大规模接入新型电力系统的相关问题,实现电力供需平衡,电网动态平衡。

      在此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为新型储能打开了广阔空间,储能将重塑电力系统多端互动、超级融合的物理形态。

      随着新型储能材料的技术研发和投产,未来2年至3年,储能行业会迎来爆发式增长,2024年储能发展将进入元年。储能将重塑电力系统“多端互动、超级融合”的物理形态。国内外及行业等多因素同频共振将推动储能进入长周期、高景气、确定性赛道。

      再者,作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支柱,光伏产业已实现平价,并将引领全球进入储能、光储、光氢平价的新时代。绿电、绿氢和绿醇的发展将成为支撑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力量,它们将在新能源产业的协同、拓展和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一起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全球能源互联网赋能新能源产业大发展

      2023年是中国提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八周年。八年来,在全球能源互联网理念的带动下,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为代表的各大主流平台推动下,全球清洁发展不断提速、电力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中国倡议”,落脚点在于“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

      全球信息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的互联互通,全球能源互联网正在让电力像信息一样全球互通。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储能四位一体,特高压则负责整合资源、分配资源,储能负责调峰调频,柔性电网负责灵活化、智能化调度,能源生产清洁化、配置广域化、消费电气化,推动中国成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当之无愧的领导者。

      《全球能源互联网报告2023》显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将促进全球水、风、光等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相比现有发展模式,全球清洁能源开发速度和全社会电气化率增速均将提高1.5倍以上,到2050年全球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超过80%、电气化率超过60%。

      可见,建设清洁主导、电为中心、互联互通、多能协同、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将为推动能源转型提供系统方案和实现途径。

      新能源产业要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

      现在,新能源产业正通过应用场景创新、发展模型创新,走进千行百业、各个领域。放眼未来,新能源的技术革命、场景革命、数字革命等,正以燎原之势,席卷着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能源科技创新进入持续高度活跃期,风电、光伏、储能、氢能、甲醇、氨能等一大批新能源技术加快迭代,推动新能源产业从资源、资本主导型向技术主导型转变。电力电子、传感物联、全环境仿真平台、第五代移动通信、先进算力算法、工业基础软件、机器人等适配性技术将与新能源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新能源产业不断转型升级。

      在新型电力系统和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体系内,可再生能源要依靠储能、算力等的加持,在产业链各环节实现高度数字化、智慧化、网络化的革新升级,不断提升发电功率预测水平、气象气候预测水平、智慧化响应能力、源荷互动能力等,变为系统友好型、智能型电站,大幅提升发电效率和可靠出力水平,让新型电力系统心中“有数”,电网侧心里“有底”。

      此外,当前碳达峰、碳中和为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和机遇,而伴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的深度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因此,数字化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能源行业的重要趋势,数字化转型是能源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数字能源的带动下,新型储能与电力、算力的耦合,是储能赋能新型电力系统的一次重大飞跃:经由储能的有效调节,电力与算力双向赋能,源网荷储智慧协同,统筹电力大数据、气候气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各个环节、各种要素,精准映射、全面感知、智能优化、互联互动,新型电力系统因此更加柔性灵活、安全、高效、友好。

      整体来看,能源转型变革的上半场主要是能源系统电气化,下半场是电力系统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和去中心化同频共振。

      新能源技术引领产业变革,创造经济新动能

      在全球能源格局中,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分布式发电技术作为这一转变的先锋,正在改变我们对能源产生、分配和消费的传统观念。每个地区根据自身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特点,能够开发和利用适合的分布式能源解决方案,从而激发地方经济活力和创新潜能。例如,沿海地区通过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其丰富的风能资源,还能促进当地船舶制造、海洋工程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内陆地区则可以侧重于太阳能光伏发电,推动当地光伏设备制造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此外,新能源技术对于传统产业的影响日益显著。在住宅建筑领域,太阳能屋顶、智能储能系统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能源自给自足的能力,还极大地降低了能源成本,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降到了最低。在交通领域,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充电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正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和城市的能源结构。

      电动汽车的普及不仅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还促进了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链的重构。进一步来看,新能源技术在制造业和农业等传统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例如,在制造业中,通过集成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工厂能够大幅降低能源成本,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在农业领域,太阳能灌溉系统和生物质能源技术的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加清洁、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这些应用不仅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为解决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同时,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新能源系统的智能化和网络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新能源系统能够实现更高效的能源管理和优化,提高能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例如,智能电网可以根据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实时调整电力分配,优化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太阳能产品的多样化和创新,特别是在屋顶太阳能板、便携式太阳能充电器等产品的开发上,正不断拓宽太阳能技术的应用范围。这些产品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能源选择,也有助于解决光伏产业的周期性问题,使得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更加稳定和可持续。此外,随着技术进步,太阳能产品的成本正在不断降低,使得太阳能技术更加普及和可行。

      综合来看,新能源技术正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动力。从地方经济的振兴到全球能源结构的优化,从传统产业的变革到新兴产业的兴起,新能源技术的广泛应用正为全球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预计未来几年,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它们将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引领着世界走向一个更加清洁、高效和可持续的未来。

      最终,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和普及将不仅仅局限于能源产业本身。它们将成为驱动其他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为全球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机遇。从智慧城市的构建到绿色交通的发展,从高效节能的建筑设计到可持续农业的实践,新能源技术正逐步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挑战,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无疑是推动全球向更绿色、更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的关键。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新能源产业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