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专业人士:多管齐下推动产业低碳化发展
专业人士:多管齐下推动产业低碳化发展
  • www.chemmade.com
  • 2024-02-20 09:38:26
  • 证券时报
  •   产业转型乃至经济转型是一个长期进程,具有复杂性和曲折性,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门类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和“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特点,决定了我国成为全球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第一大国。在政策引导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我国能源转型已取得初步进展,非化石能源消费快速增加,但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仍然面临产业转型升级与能源高效供给的矛盾。

      据此,多位专业人士认为,推动产业的低碳化发展,仍需多管齐下。

      一是依据区域特色定位,做好产业布局。目前,国内经济转型呈现全国一盘棋的景象,不论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都在试图寻找经济转型方式和路径。而且,各地区力争实现的转型方向惊人的一致,即扩大第三产业比重。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有所不同,各地合理的经济结构也不应该是统一的。经济发达地区应利用自身的经济实力和人才资源进行经济转型的探索性创新,将一些产能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将经济增速降下来,实践中央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将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快速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考虑经济转型和地区低碳化、清洁化。”长春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教授周景宏说。

      二是高耗能产业不宜“一刀切”。悉尼科技大学教授、国际能源转型学会理事长施训鹏认为,很多高能耗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还需要持续发展,城市化还要稳步推进。这些发展导致对高能耗产业的产出需求仍然很高,这就制约了用电量的大幅度下降。这一点和发达国家大不相同,不能拿发达国家现阶段的特征过高要求我国。

      三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优化升级。在民生证券公用事业首席分析师严家源看来,应当坚持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先立后破”原则,在供给侧与消费侧同时发力。供给侧应当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发挥煤电对新能源发展的支撑调节和兜底保障作用;同时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转型,大力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积极稳妥发展水电、核电、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侧则开展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意愿,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四是探索新能源发电配储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和生活用电的尖峰负荷越来越高,但电力输送和调节能力提升相对不足,加之以新能源高增长带来的波动性,近年不时出现局部地区局部时段的用电紧张问题。

      “2022年以来我国已经明显加快了火电和抽水蓄能的建设,这将对于缓解未来的用电紧张、提升供电安全和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但未来电力能源清洁化的转型依然任务艰巨,为了适配更高比例的新能源,仍需探索发展低成本的长时储能方式,电网的输送能力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增强。”长江证券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首席分析师张韦华表示。

      “双碳”目标的提出对我国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其不仅对能源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也对我国产业布局提供了发展方向。这几年我国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但是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效益增长仍然任重道远。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低碳化、清洁化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