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低碳零碳材料行业有望获得更大市场空间
低碳零碳材料行业有望获得更大市场空间
  • www.chemmade.com
  • 2023-12-31 10:09:30
  • 证券日报网
  • 1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下称《行动纲要》),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聚焦现代船舶产业体系建设目标,将绿色低碳理念全面融入行业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专家委员解筱文对记者分析,随着船舶制造业大力发展绿色化、数字化修船、建船,引领全球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加快淘汰高耗能设备,将使船舶领域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得到进一步整合和发展,从而带动新能源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


    低碳零碳材料有望获得更大市场空间


    《行动纲要》此次明确了两个发展阶段目标,到2025年,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体系初步构建。到2030年,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体系基本建成。绿色船舶产品形成完整谱系供应能力,绿色船舶技术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绿色船舶国际市场份额保持世界领先;骨干企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绿色示范企业,全面建成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


    河北省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会学术总顾问吴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将加快传统燃油船向新能源船舶的更新替代,不仅将加大对新能源动力的需求,比如动力电池、氢能、甲醇等,也将加快相关软硬件设备的研发应用,比如充换电站、加氢站等,进而带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吴琦说:“动力电池技术较为成熟,商业模式方面也在逐步健全,在汽车上已经有了较为普遍的应用,预计新能源船舶短期内将以电池动力为主,《行动纲要》的落实将加快动力电池需求的增长。”


    鉴于动力系统是船舶制造业的核心,在加快绿色动力系统研发应用方面,《行动纲要》提出推进甲醇、氨燃料等低碳零碳燃料船用发动机核心技术攻关,形成全功率谱系甲醇和氨燃料发动机研制能力,实现规模示范效应;积极稳妥扩大燃料电池、动力电池在船舶的应用范围。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记者表示,随着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船厂将开始研发和生产新船型,这将增加对绿色动力发动机和相关低碳零碳燃料的需求,不仅推动船用配套设备绿色升级,更使低碳零碳材料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船舶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船舶制造业发展迅猛。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1月份至11月份,全国造船完工量380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3%;新接订单量648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3.8%,截至11月底,手持订单量1340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9.4%。


    为加快船舶制造业绿色转型,《行动纲要》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快推进先进适用的绿色低碳专项技术应用,构建高效低碳的能源利用体系,提高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解筱文表示,绿色低碳发展将推动我国船舶工业向高端、绿色、智能化转型,《行动纲要》通过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船舶工业生产过程的绿色低碳化,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我国船舶工业的竞争力。船舶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也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环保领域的地位,树立国际品牌形象,进一步增强我国船舶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为形成绿色发展政策合力,《行动纲要》强调,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船舶工业企业绿色工厂建设、绿色供应链建设和绿色产品贸易的绿色金融政策与产品支持力度,支持运营船舶绿色化改造。


    解筱文说:“绿色金融政策的支持,将不断提升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力,为建设全球气候治理新体系贡献力量。”

  • 文章关键词: 绿色低碳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