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中国正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全面重塑
中国正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全面重塑
  • www.chemmade.com
  • 2023-12-11 13:43:55
  • 证券日报
  •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强劲,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接近千万量级,建成了高效协同的产业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融入了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多种变革性技术,汽车产业生态正在全面重塑。

      “打造全新产业生态、探索新型商业模式、攻关相关核心技术将成为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工作。”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汽车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张业佳对记者表示,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融合性更强、发展潜力更大,核心技术壁垒从传动系统向软件、电子设备、操作系统等转移,“软件定义汽车”成为汽车智能化核心特征,车规级芯片、操作系统、数据等成为产业链重要组成部分。

      政策支持与行业变革双导向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增长态势明显。从销售端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国内渗透率不断提高。据乘联会发布的11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当月整体零售同比增长26%至208万辆,涨幅吻合上月预期。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同比增长近四成,国内渗透率已突破40%的关口。此外,11月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到98.9万辆,同比增长37.3%,今年以来累计生产783.5万辆,同比增长32.4%。

      政策面持续发力,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加速发展注入新动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层面针对汽车行业的指引政策旨在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商务部推动“百城联动”汽车节和“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效果显现,多地陆续发布新的促消费政策,与企业促销合力对年底车市构成稳定支撑。

      此外,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科技变革正在全面重塑汽车产业生态,为未来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近期表示,“我国还将积极推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支持新一代动力电池、新型底盘、智能驾驶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为新能源汽车的自动驾驶以及充电策略优化等提供基础支撑。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记者表示,“通过使用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新能源汽车能够学习和适应不同的驾驶环境和驾驶习惯,从而提高能效和驾驶安全性。同时,人工智能还被用于优化充电策略、预测和维护车辆性能等方面。”

      另一方面,大数据也正在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车辆运行数据,可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车辆性能和使用情况,从而进行更有效的车辆管理和维护。此外,大数据还可用于预测交通流量和路况,优化出行路线,提高出行效率。”朱克力表示。

      产业链公司加大研发力度

      从资本市场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公司接连布局关键技术,在动力电池、滑板底盘、智能驾驶等领域均有所布局。同时,以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为代表的车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攻克智能化核心技术,快速开发智能化新产品,持续提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以新能源车企领头羊比亚迪为例,此前11月24日公司宣告比亚迪第600万辆新能源汽车诞生。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比亚迪研发支出达到249.38亿元,同比增长129.42%。

      另外,长安汽车11月30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在电池系统领域,长安汽车已掌握核心技术180余项,累计申请580项专利,并推出微核高频脉冲加热、下一代电池集成、新型高效热管理等行业领先技术。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名誉理事长苏晖向记者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在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大大提升了产品竞争力。不过,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寿命衰减、充换电等仍然是世界性的难题,还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不断发力,在核心技术上不断迭代升级。

      谈及新能源汽车产业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朱克力表示,对汽车产业链上市公司来说,可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用于技术研发与产业升级。例如,可通过定向增发或并购重组来筹集资金,还可与科研机构和高校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推动相关技术进步与应用。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新能源能源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