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府官网近日发布《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到2026年,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达到60个左右,集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500家左右,国家级和市级创新研发机构达到360家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
《行动方案》明确,上海将聚焦特色产业方向,提升产业特色化和品牌化,布局和发展先导产业、重点产业、新赛道产业和未来产业。营造特强产业生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价值链融合发展,促进项目、资源要素耦合共生,推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为此,上海将推动实施五大重点任务:实施集群化发展强化行动、实施园区创新能级提升行动、实施要素供给优化配置行动、实施园区主体赋能增效行动、实施政策创新增能行动。
接下来,上海将实施一批补链固链强链重点项目,培育集成电路、创新药和高端医疗装备、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民用航空等标志性产业链10条以上,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上海将发挥上海市产业地图导向作用,引导各区围绕重点产业定位,市、区联动提升特色产业园区投资规模、建设水平和产业能级。到2026年,培育形成5家千亿级、20家百亿级特色产业园区,打造更具辨识度和影响力的产业地标,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聚焦创新能级提升,上海将提高园区“上云用数赋智”水平,深化园区数字底座建设,推动园区公共数据、社会数据等汇集整合、开放利用。实现特色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诊断全覆盖,数字化转型比例达到85%,建成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试点10个以上。
同时,上海将推动园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节能技术改造,重点发展氢能、储能、绿色材料等绿色低碳产业,推进先进技术和工艺突破,推广绿色制造,开发绿色产品,培育绿色工厂,打造绿色供应链。支持建设一批零碳创建企业(园区)。
优化要素供给包括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大金融创新供给、加快园区产业人才集聚、支持园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等内容。《行动方案》明确,上海要支持园区开发运营主体通过挂牌上市、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银行信贷、债券发行、信托保险等方式拓展融资渠道。用好上海园区高质量发展基金,鼓励各区设立子基金,引导金融市场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园区更新等项目建设。支持园区设立特色产业发展基金,促进“基金+基地”联动发展。
《行动方案》还明确,上海支持园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完善特色产业园区及周边保障性租赁住房布局。支持园区集中配建保障性租赁住房,鼓励符合产业导向的大型企业用好产业类项目配套建设指标,建设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据悉,特色产业园是园区发展模式的升级版,上海聚焦特定产业方向、特优园区主体、特强产业生态,2020年起发布了三批53个特色产业园区,空间规模210平方公里,有力支撑了“3+6”产业体系集群发展,比如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引入130个优质项目,涵盖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全产业链;临港生命蓝湾实现企业拎包入住,两年签约生物医药项目占上海全市40%。
去年,上海围绕新赛道新推出一批特色园区,比如数字经济领域的数智南大、“虹桥之源”,绿色低碳领域的国际氢能谷和宝武碳中和园,元宇宙领域的漕河泾元创未来和张江数链,智能终端领域的动力之源、金谷智能终端制造基地、虹桥数字物流装备港等,为培育壮大新动能提供新的载体空间。
上海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专家杨建文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上海产业园区发展迎来新特点,强调“特色”两字,这与上海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直接相关,还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关,也显示上海在努力“树长板补短板”。以工业机器人产业为例,上海具有很好的条件和基础,有很大发展空间和潜力,建议加快整合,在园区建设层面提供或创造适应于这一“特殊”产业发展所需的土壤。他还建议,上海在推进制度型开放过程中,能否考虑在产业园区(尤其是科创类产业园区)层面试规制、规则、标准、管理等,以有效促进特色产业大力发展。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