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聚烯烃供需情况不理想 价格将长线承压
聚烯烃供需情况不理想 价格将长线承压
  • www.chemmade.com
  • 2023-11-23 09:37:03
  • 新湖期货
  •   经历近一个月的横盘整理后,本周聚烯烃价格破位下跌。随着宏观看涨情绪降温,市场交易焦点重新由预期回归了现实。目前来看,聚烯烃供需情况不理想,价格将长线承压。

      据我们统计,聚乙烯和聚丙烯供应同比增速分别达到7%、16%,增量较大。

      聚乙烯的供应增量主要来自进口端。2023年,海外聚乙烯产能共计投放300万吨,有效产能增幅达到4.6%,高于前4年的水平。9月中旬起,海外聚乙烯需求持续走弱,外盘价格环比下跌80美元/吨,内盘价格跌幅远不及外盘,聚乙烯各品种进口利润均出现好转,多个品种进口窗口打开,进口商对低价货源的采购积极性明显提高。另外,临近年底,海外供应商清库抛售,未来一段时间,聚乙烯海外报盘还将继续增加。预计至少到2024年一季度,聚乙烯进口量都将保持高位。

      聚丙烯的供应增量则主要来自国内新产能密集投放。今年国内已投放460万吨聚丙烯装置,2024年仍有大量新装置计划投放,聚丙烯投产压力较大。2024年一季度之前,将有超过300万吨装置等待投放,具体包括国乔石化45万吨装置、安徽天大15万吨装置、揭阳石化20万吨装置、中景石化60万吨装置、金能科技90万吨装置、惠州立拓30万吨装置以及万华化学50万吨装置。另外,聚丙烯的供应增量还将来自现有装置负荷的提升。目前,由于冬季燃烧需求旺盛,加上巴拿马运河拥堵导致海运费大涨,进口丙烷价格十分强劲,这使得占聚丙烯总产能20%的PDH装置利润压缩严重。目前,PDH装置负荷已下降至极限水平,继续下降空间有限。未来,由于经济性因素,丙烷对石脑油和天然气的替代需求减少,进口丙烷价格难以维持高位,PDH装置利润和负荷都将出现回升,聚丙烯产量也将增加。

      聚烯烃无论是刚性需求还是投机需求均不景气,并且后续预期将继续走弱。从季节性来看,聚烯烃大部分终端行业已经进入传统需求淡季,各类电商活动以及节日需求接近尾声,再加上今年塑料制品出口不及往年,聚烯烃终端新订单跟进情况不佳,开工下滑。与此同时,包括包装膜、塑编以及BOPP等在内的聚烯烃主要下游行业生产利润微薄,部分行业甚至是亏损生产,且成品库存不断累积,下游厂家主动补库动力不足。

      另外,聚丙烯的出口窗口早已关闭,难以通过出口缓解国内产能过剩压力。一方面,国内聚丙烯生产在成本以及品质等方面均不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海外需求走弱明显,海外主要产销国的聚丙烯价格持续下跌,尤其是作为传统进口国的印度近期由于库存压力甚至开始大量向外低价抛售聚丙烯。

      当下,聚烯烃的库存结构呈现“两头低、中间高、总量大”的特点。上游企业因规模大、话语权强,控库手段先进,所以库存通常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下游企业则受制于库容以及利润,补库意愿不足,大量库存被囤积在了中间环节的贸易商手中。后期,随着上游进口放量产能投放以及下游进入淡季,原料消耗速度放缓,工厂拿货意愿进一步下降,库存去化较难。眼下已临近年底,让如此大的库存进入春节长假是难以想象的,贸易商后期将大概率采取降价甩卖等各种去库手段,继而拖累聚烯烃价格。

      根据以上分析,从中长线来看,由于供应增加,需求走弱,库存去化困难,聚烯烃价格承压,建议以偏空思路对待。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聚烯烃、价格、塑料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