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厦门着力构建新能源动力电池循环产业链
厦门着力构建新能源动力电池循环产业链
  • www.chemmade.com
  • 2023-11-16 13:50:35
  • 中国环境APP
  •   近年来,全国各地围绕新能源战略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在福建省厦门市,截至2022年底,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为10万余辆,占比约4.6%,高于福建省2.5%和全国2.6%的平均水平。人们不禁要问,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哪里去了?据了解,从2015年至今厦门着力构建新能源动力电池循环产业链,“无废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大力布局回收网点,构建规范回收网络

      厦门严格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在厦门销售新能源汽车企业、报废汽车拆解企业,按照国家有关管理规定通过自建、共建、授权等方式建立回收服务网点。截至2023年7月,全市在国家溯源平台登记备案的回收服务网点85个,厦门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网络基本建成。

      积极引导培育回收服务示范网点建设。2022年10月,市工信局开展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示范网点和区域中心站征集工作,首批共有17家企业申报回收服务示范网点建设。其中,公交集团厦门翔顺德车辆有限公司集美维修中心已完成项目规划,进入设计、建设阶段;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海沧回收利用中心站已完成项目立案,正在进行改扩建;厦门源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厦门雅进贸易有限公司等公司提交了“回收服务网点项目规划”,正计划实施。2023年第四季度将完成部分示范网点项目的验收。

      构建新能源动力电池循环产业链,实现绿色循环发展

      厦门大力开展梯次利用试点项目。依托厦钨新能源海沧海景工业园区、本部海沧园区、厦门势拓机电园、龙岩鑫鹭产业等园区项目,结合厦门乾芯能源科技BMS磷酸铁锂电池组均衡管理和MPPT太阳能转换技术,开发梯次利用技术的太阳能智慧路灯,稳定运行3年以上,衰减控制在2%。

      梯次利用技术在太阳能智慧路灯、无线监控太阳能智慧储能供电系统和智慧储能电池箱等产品中的应用,在厦门的城市发展中发挥出更节能、更高效、更智能的优势。

      2022年,321盏太阳能智慧路灯完成磷酸铁锂梯次电池组改造,厦门翔安东部固废中心垃圾填埋场21套监控系统采用磷酸铁锂梯次电池组进行太阳能储能供电。进一步推动厦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包拆解回收、梯次利用、资源再生,深入挖掘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价值。

      加强产业融合发展,助力“无废城市”建设提质增效

      经验一:建立健全标准体系

      由厦门市新能源蓄电池综合回收与利用产业协会牵头,厦门钨业、科华数据、厦门理工学院等单位参与的厦门市地方标准“退役磷酸铁锂电池梯次利用技术规范”已完成编写工作,该标准的印发实施将有力完善我市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

      经验二:拓展技术创新合作

      由厦门钨业、厦门理工学院联合申报的“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绿色低碳回收与正极材料再造关键技术研究”被列为2023年福建省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强化新能源电池绿色高值利用产业化技术攻关。厦门质检院联合厦门钨业、嘉庚实验室等单位正在联合申报“高性能新能源电池检测与评价”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助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经验三:发挥回收企业引领作用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回收利用废旧动力电池2900吨,累计回收动力电池超过1万吨。该公司是厦门市唯一被国家列入规范化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企业,为培育全市回收服务区域中心站,开展动力电池再生利用,大幅提高动力电池核心金属材料综合回收率发挥了引领作用。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能源电池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