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气”喘嘘嘘四川化肥生机几何?
“气”喘嘘嘘四川化肥生机几何?
  • www.chemmade.com
  • 2011-01-26 09:57:33
  • 四川日报(成都)
  •   ●为降低对天然气的依赖,企业转向发展煤化工
      
      ●业内人士指出,发展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才是出路
      
      年关,气荒重新抬头,化肥企业日子不好过了。这段时间,川内化肥企业负责人都在忙着找气。“去年一年用气都比较紧张,我们负荷量只有50%,最高也才70%。”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蒋青告诉记者。“2010年川内化肥业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天然气价格上涨并且供应紧张,设备基本上处于‘吃不饱’的状态,大多因此亏损。”四川省化肥行业协会秘书长胡隆贵说。
      
      算账低负荷运转增加企业成本
      
      1月25日,川化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预计2010年度亏损1.8亿—2.2亿元。公司称,报告期内亏损的原因有,部分化肥生产装置长时间处于待气开车状态,生产装置的有效作业时间大幅减少;受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影响,相关产品的成本上升。
      
      四川天然气资源丰富,是产气大省,但天然气分配是由国家发改委下达用气指标,再由中石油、中石化等石油巨头供应,地方并没有太多话语权。而省内化肥企业基本上都是以天然气为原料。冬季是天然气使用高峰,化肥企业就经常面临天然气供应不稳定的情况。低负荷运转,企业每次重新启动设备就要花费数百万元。
      
      “以30万吨/年合成氨、52万吨/年尿素装置为例,当装置负荷由100%降至90%时,尿素的完全成本将增加50元/吨;若负荷率再降至80%,尿素完全成本将增加80到100元/吨。”四川化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工作部部长李晖告诉记者。
      
      四川三大上市化肥企业,2010年尿素产量均比2009年下降10%—15%左右。还有100多家大大小小的化肥厂,同样受“气紧”的影响。
      
      现状化肥业出现阶段性产能过剩
      
      “四川虽然有较强的化肥产业基础,但企业面临着装置老化、耗能过多等问题。”泸天化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省外化肥企业基本上是依靠煤作动能,而我省化肥企业主要依靠天然气,“每吨尿素需要消耗600方到700方左右天然气,相当于三口之家两年的用气量。如果设备负荷低,耗气量还将增加。”业内人士指出。
      
      化肥产业的现状是产能过剩。一项全国化肥产能调查结果显示,到2012年尿素总产能将达7000万吨以上,而目前国内消费量只有5000万吨。四川2010年化肥产量为464万吨,“其中农业消耗200万吨左右,工业如三聚氰胺产业消耗100万吨左右,其余的出口。”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医药化工处副处长张铁军说。但他认为,化肥产能过剩是阶段性的,随着产业链延伸,工业对化肥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外销量也会越来越少。
      
      在胡隆贵看来,化肥业仍需大力支持,“四川是农业大省,有西南地区‘尿罐子’之称。化肥业是支农惠农的战略性资源产业。”
      
      突围煤化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企业也在想法降低对天然气的依赖度。
      
      “以前美丰是以产尿素为主,现在也在尝试产复合肥。去年三月份我们就有一个年产30万吨的复合肥装置投产,这不仅符合现代农业的要求,也能改变对天然气的依赖。”蒋青说。
      
      煤化工是多数企业想到的出路。“我们接下来上马的项目将绕开天然气,着力发展一些煤化工。”李晖说。2010年11月15日,注册资本24亿元、由四川化工集团控股的四川煤气化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一期项目将实现年产20亿方煤制气。
      
      但业内人士指出,煤化工只能作为天然气化工的补充,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煤化工项目水耗高、环保压力大,煤炭同样存在供应和价高问题,不确定因素很多。“设备改造也有很大一步要走,只能适当发展煤化工。”张铁军说。
      
      “化肥企业应该改变单一的能源结构,但更应该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化工产品,延伸产品产业链,做精细石油化工产品。”张铁军说,四川化肥企业应该加快结构调整,淘汰技术落后、资源利用不合理的产能,将现有资源整合,而不是盲目扩张。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