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未来十年西欧光伏装机量将达到欧洲46%
未来十年西欧光伏装机量将达到欧洲46%
  • www.chemmade.com
  • 2023-10-25 13:47:26
  • pv-magazine
  •   根据调研机构Wood Mackenzie公司日前进行的预测,在未来十年,西欧安装的光伏系统装机容量将达到欧洲大陆总装机容量的46%。随着安装光伏系统成为减少对进口天然气依赖和加速脱碳的必要条件,西欧近年来安装的光伏系统装机容量飙升。事实上,2023年将是又一个破纪录的一年,为欧洲光伏行业发展树立了新的基准。

      Wood Mackenzie公司最近发布的《西欧光伏光伏展望报告》探讨了光伏政策、零售价格、需求动态以及其他主要市场趋势的演变,为对西欧光伏市场的预测提供了依据。

      在未来十年,西欧每年安装的光伏系统装机容量将达到27GW,这是该地区前所未有的安装量。在预测期内,每年的安装记录将会有所突破。由于对能源安全的担忧、电力需求的增长以及西欧地区有利政策框架的实施,推动了这种规模的装机容量的增长。

      尽管如此,成本上涨、电网瓶颈和土地可用性给该地区光伏市场的发展潜力蒙上了阴影。例如在一些特定市场,这些限制因素已经开始抑制光伏行业的发展。

      屋顶光伏授权和销售税减免正在推动该地区的分布式光伏市场发展

      直到2032年,德国仍将是西欧最大的分布式光伏市场。德国安装的住宅光伏系统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预计未来十年累计安装的装机容量将增长五倍。在经历了创纪录的2022年之后,今年到目前为止,德国安装的住宅光伏系统装机容量又出现了额外的增长。这是由销售税减免(有效地减少了20%的安装成本)和德国各州新建筑的区域住宅屋顶强制令的引入推动的。到2032年,REPowerEU和区域商业屋顶光伏系统授权的影响将使工业和商业(C&I)光伏系统的总装机容量增加一倍以上。

      法国最新一个季度的光伏系统安装记录表明,法国住宅光伏市场将在未来十年蓬勃发展。Wood Mackenzie公司预计,到2032年,法国累计安装的住宅光伏系统的装机容量将翻两番。

      未来五年实现这种规模增长将受到以下两点的推动:一是保护消费者免受零售电价波动的影响,二是家庭用户将受益于法国比欧洲其它国家更为慷慨的上网电价补贴。

      一旦零售电价企稳,上网电价看起来不那么有利,REPowerEU对住宅屋顶光伏系统的授权将成为法国光伏行业在未来十年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法国,工业和商业(C&I)市场历来是安装分布式光伏系统的一个主要领域。Wood Mackenzie公司预计,在REPowerEU对新建和现有商业建筑的屋顶要求,以及要求在1500平方米以上的停车场安装光伏系统的推动下,工业和商业(C&I)行业安装的光伏系统装机容量将在2028年达到顶峰。该规定已于今年实施,但有5年的时间来遵守。

      荷兰是欧洲最后一个受益于净计量的分布式光伏市场。但荷兰议会决定在2025年前放弃这一补贴制度。这将推动荷兰住宅光伏与工业和商业光伏市场在过去三年的增长,并将持续到2025年,使这两个市场的年度装机容量在2024年达到峰值。零售电价在未来几年的持续下降,加上电网容量的限制,以及未来十年需求增长缓慢,这些都是荷兰分布式光伏市场保持强劲增长的其他障碍。

      然而,政策将是确保到2032年每年显著增长的关键工具:与其他主要西欧市场一样,REPowerEU家庭光伏和商业屋顶的授权将成为西欧光伏市场增长的催化剂。

      拍卖和对电力采购协议日益增长的需求仍将是安装公用事业规模光伏系统的主要推动力

      目前西欧地区公用事业规模光伏系统装机容量的激增可归因于前几轮拍卖中分配的高容量,特别是在德国、法国和荷兰等市场。在接下来的几轮拍卖中,预计前所未有的数量也将促进吉瓦规模光伏系统的开发。仅在德国,在2023~2029年期间拍卖的地面安装大型光伏系统的装机容量将达到62GW。

      各国政府将在保持竞争性投标环境和确保未来几轮拍卖的优惠认购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对于Wood Mackenzie公司对公用事业规模光伏市场的预测至关重要。

      此外,西欧安装的光伏系统签署电力采购协议的最近激增也推动了公用事业规模光伏系统的创纪录增长。从结构上来说,较高的零售能源费率和稳定的碳排放目标将维持该地区对企业电力采购协议的需求。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光伏能源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