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国内“气荒”矛头直指行业垄断
国内“气荒”矛头直指行业垄断
  • www.chemmade.com
  • 2010-01-26 09:05:31
  • 安徽农业信息网
  •     全球天然气供应将出现严重过剩,中国却在遭遇“气荒”袭击。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正是天然气的开发、生产和供应产业链的高度垄断,造成了国内天然气市场的这一怪现象。

        据国际能源署在去年11月10日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09》中作出的预测,由于北美非常规天然气未曾预料到的蓬勃发展,以及经济萎缩造成的需求下降,未来几年全球天然气供应将会继续过剩。国际能源署通过对来自上游、管线和液化天然气工程的正在进行的投资和产能增长进行评估后,预计全球天然气过剩将从2007年的600亿立方米继续增加到2015年间的近2000亿立方米。国际著名管理咨询公司博思公司在去年10月发布的报告也称,今明两年天然气市场将出现5%~10%的供大于求。

        然而,中国情况却刚好相反。根据《中国化工报》1月14日的报道,国内多家天然气化工企业从投产之日起,“有力无气”的局面就如影随形。今年更为严重。气头化肥企业的开工率只有46%。从全国用气形势看,近年来,“气荒”屡屡侵袭。特别是2009年11月以来,我国从南至北轮番遭遇“气荒”袭击。据相关部门的预测,2010年我国天然气供需缺口为300亿~400亿立方米,2015年缺口为500亿~600亿立方米,2020年缺口将达到900亿立方米。

        在全球天然气长期供过于求的形势下,我国为何还是免不了供气紧张?有专家指出,天然气领域的高度垄断,是造成国内“气荒”的根本原因。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表示,目前的天然气行业情况是,上游勘探、生产主要掌握在中石油、中石化及中国海油手中。中游的长输管网也主要由上述三大企业垄断。同时,长期以来,我国对天然气工业链各环节的价格(包括进口价格)实行严格的政府管制,市场机制在天然气价格形成中的基础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因此我国天然气市场无法形成一个多元化、充分竞争市场,无法充分调动民企的积极性。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