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碳酸锂期货对行业影响深远 看好新能源市场
碳酸锂期货对行业影响深远 看好新能源市场
  • www.chemmade.com
  • 2023-08-22 13:59:46
  • 财联社
  •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动态持续受到市场关注,年内推出的碳酸锂期货也为关注焦点之一。

      8月17日,在广州期货交易所的支持下,由招商证券、招商期货与真锂研究联合举办“双碳”背景下碳酸锂行业绿色发展论坛。以中国新能源产业为出发点,落足于广期所推出的碳酸锂期货,来自宁德时代、比亚迪、容百科技等上市公司相关人员,以及多位业内专家就如何为全球双碳体系和碳边境调节机制(CABM)贡献中国力量提出观点,共同探讨金融赋能与产业供需高效协同的更多可能。

      碳酸锂期货前景可期

      招商证券首席数字官、总裁助理胡滔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双碳”战略的重要一极,中国新能源行业在过去几年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锂电、光伏等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崛起了诸多中国品牌,中国也成为全球碳酸锂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碳酸锂期货7月正式在广期所上市,受到市场广泛关注,前景可期。

      招商证券宏观首席张静静在《全球供应链重塑下中国的机遇与挑战》主题演讲提到,随着中国的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出口数据强劲,中国在全球市场的角色发生变化。

      从我国的出口增加值构成来看,出口国内增加值总体规模逐年上升,直接最终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占比最高,约占55%-65%,不过从趋势上看,此占比逐年下降。直接中间品出口和间接中间品(中间品加工后再出口到第三国)的增加值占比分别约为20%-30%、14%-17%。尽管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及新冠疫情的扰动,后两者的占比整体呈上升趋势,2021年合计占比达到42.7%。

      张静静认为,这说明一是我们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对全球总出口的贡献越来越高;二是与最终品出口相比,我国通过提供中间品参与全球贸易分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碳酸锂期货对供应链、行业影响深远

      具体到新能源产业,真锂研究院创始人墨柯表示,坚定看好中国新能源市场。“2023年中国储能市场迎来大爆发,碳酸锂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会持续走低。”他认为,为消化过度供给,中国锂电企业需要走出去,但同时,海外发展,受限较多。

      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联席总裁赵军表示,在锂盐价格波动、资源过剩、定价体系混乱的背景下,碳酸锂期货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并且对供应链和行业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的电车市场平稳增长、但价格下行压力仍然较大。”Traxys公司锂业顾问熊伟认为,高价格刺激下,供应增量会进入市场,但增速可能较宣传数据偏低。

      从碳酸锂市场需求来看,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2023年世界汽车市场上行,中国表现良好,新能源汽车份额高增长快,世界竞争力强。

      他进一步表示,锂价格上涨值得担忧,电池需求走高但出口需求下行,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供应端仍然稳坐第一梯队,中国充电设施布局合理,值得肯定。

      招商证券电子新能源首席游家训表示,全球电动车销售仍有望保持较快增长,2024年动力电池需求将迈入TWh时代。随着光伏风电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消纳与储能将是长期而迫切的产业需要。细分方向上,虽然国内电力大储的模式需要优化,但总体趋势仍是快速发展;海外户储仍是最友好的细分市场,中国工商业储能将迎来爆发。

      据介绍,为积极拥抱“双碳”经济发展的大潮,招商证券研发中心与期货研究所深度绑定,深耕新能源产业研究,积极服务上市公司与金融市场;招商期货借助招商局集团仓储和交割库资源,打造“风险管家”品牌,为各实业板块上下游客户提供定制化风险管理方案和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此外,招商证券投行组建了“碳中和”团队,通过与其他业务协同,打通一、二级市场服务链,全方面助力“双碳”企业高质量发展。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碳酸锂能源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