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下游市场需求旺盛 碳化硅企业加速出货
下游市场需求旺盛 碳化硅企业加速出货
  • www.chemmade.com
  • 2023-08-14 09:54:31
  • 证券日报
  •   随着碳化硅(SiC)在电动汽车、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近期,一批碳化硅项目集中开工,部分公司接到批量订单,推动了碳化硅加速量产。

      传播星球App联合创始人由曦向记者介绍,碳化硅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电动汽车、光伏发电、充电桩、电力电子等领域。近年来,我国在碳化硅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取得快速发展,一些项目已经落地实施。

      例如,在新能源汽车的高压充电技术方面,碳化硅作为其中的关键材料,其需求正日益增长。“碳化硅作为一种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具有耐高压、导热好、耐高温等优点,是实现高压快充技术的核心材料,能够显著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效率和续航里程。目前碳化硅技术已经可以满足现阶段800V高压快充的需要。”盖世汽车研究院研究员王显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悉,目前国内一些知名车企如小鹏、极狐等都已经推出了采用碳化硅材料的高压快充车型。这些车型具备快速充电、长续航里程等优势。

      王显斌介绍,比如小鹏汽车G6全系均采用800V高压快充技术,充电10分钟续航增加300KM,755续航的后驱G6保守估计可实现500KM的实际续航;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阿维塔11等也都支持高压快充;理想汽车下一款MEGA将是全球首款搭载5C麒麟电池的车型,也属于高压纯电车型。

      洪泰基金投资人周光涛表示,碳化硅行业已从导入期进入成长期,下游电动车、光伏等行业在高电压、大电流趋势下对其需求增长。随着电气化趋势的持续推动,国产碳化硅产业链的相关配套逐步成熟,工艺成熟、成本下降将推动碳化硅功率器件实现更为广泛的市场应用。

      TechInsights电动汽车服务报告表示,预计碳化硅市场收益在2022年至2027年期间将以35%的复合年增长率从12亿美元增长到53亿美元。到2029年,该市场规模将增长到94亿美元(约663亿人民币),其中中国将占一半。

      近期,多地密集签约和落地碳化硅材料项目,多家企业宣布投资或投产。

      8月3日,江苏淮安区举行碳化硅材料生产项目签约仪式。同日,浙江大和半导体产业园三期建设项目竣工仪式举行,该项目总投资近20亿元。8月8日,江苏天科合达碳化硅晶片二期扩产项目开工,拟投资8.3亿元,将新增16万片产能,并计划明年8月份竣工投产,届时江苏天科合达总产能将达到23万片。

      在日渐增长的需求下,多家上市公司加速生产碳化硅,如三安光电、晶盛机电、天岳先进等正在提升衬底产量,国星光电等已实现量产出货,部分上市公司已获得批量订单。

      三安光电全资子公司湖南三安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碳化硅垂直产业链制造平台,截至目前,已签署的碳化硅MOSFET长期采购协议总金额超70亿元,另有几家新能源汽车客户的合作意向在跟进。

      三安光电表示,2022年公司碳化硅衬底已通过几家国际大客户验证,其中一家实现批量出货,且2023年、2024年供应已基本锁定。

      8月10日,德龙激光在上证e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开发的碳化硅晶锭激光切片技术已完成工艺研发和测试验证,并取得头部客户批量订单。晶升股份也表示,公司未来将有新的产能释放,目前已具备年产100台及以上碳化硅设备的能力。

      某市值200多亿元的半导体材料制造商表示,目前下游应用领域对碳化硅的需求保持强劲增长趋势,公司下游客户扩产规划明确,带动对公司产品需求的长期持续增长。

      由曦表示,在电动汽车、新能源等领域的推动下,碳化硅下游市场需求呈强劲增长态势,随着碳化硅项目的集中开工,产能正在逐步提升。随着行业进一步发展和技术进步,碳化硅产能有望进一步增加,以满足未来的需求。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碳化硅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