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产能过剩导致化工业供大于求现状日益凸显
产能过剩导致化工业供大于求现状日益凸显
  • www.chemmade.com
  • 2011-01-20 09:20:50
  •   现如今,各行各业都会有产能过剩问题,化工行业也面临产能过剩。可见,“产能过剩”一词很普遍,那么,何为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分为“相对产能过剩”和“绝对产能过剩”之分。“相对产能过剩”主要表现为供给过多而需求不足;“绝对产能过剩”则表现为需求已经开发得很充分,但还在不断地扩大供给,造成绝对量的过剩。
      
      任何事物都是双面性的,进入2011年国内外金融环境不佳,终端需求受抑制,然而化工原料不断扩产增产,使得国内化工行业供大于求现象日益严重。
      
      众所周知,化工行业一直是产能过快增长的重灾区,虽然政府已经着手去产能化的进程,但由于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去产能化将是一个很长的过程,特别是在部分子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将长期存在。譬如,醋酸乙烯、甲醇、环氧丙烷、乙二醇等化工产品均面临供大于求现状。接下来慧聪化工网带您深入了解,化工行业产能过剩的产品还有哪些?
      
      醋酸乙烯供大于求 成交低迷
      

      2008年,中国大陆醋酸乙烯的新增产能高达50多万吨,年增长率将由此前多年的10%左右飙升至40.7%。然而,这只是拉开了国内醋酸乙烯产能扩张的序幕。据统计,至2012年底国内还将增加212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届时全球超过半数的产能将聚集在中国大陆。
      
      然而2011年1月初,醋酸乙烯市场供大于求,成交低位徘徊。目前已临近春节,市场缺乏交投意向,加上下游开工较低,贸易商出货不畅,价格继续下跌。
      
      甲醇行业供大于求2011年表现更为突出
      
      甲醇行业供大于求现象在2011年表现更为突出,因为产能过剩局面或将加剧,最终导致甲醇供大于求。据了解,2010年甲醇总产能预计仍可达到3500万吨,产量大约1500万吨,有一半产能过剩。预计2010年国内甲醇供应量依旧维持稳步上扬走势,预计在1860万吨,较2009年增幅22.9%。其中进口供应占总体供应的22.6%。然而,按照2009年国内甲醇表观需求量1512万吨以及下游需求增长最多增长10%计算,2010年甲醇需求量仅仅不足1700万吨。我国甲醇产能的严重过剩,直接导致了后市难以走出低迷的困境。
      
      乙二醇产能过剩比较严重
      
      国外乙二醇产能现状:2006-2010年,世界乙二醇新增产能超过800万吨/年,其中超过500万吨/年的产能集中在沙特、伊朗、科威特等中东国家。中东地区已经超过北美地区而成为世界最大的乙二醇出口地区。届时,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部分装置将因竞争能力较弱而被迫关闭。从全球看,乙二醇市场供大于求,而国内生产能力远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使我国成为世界乙二醇主要消费市场之一,每年进口大量的乙二醇产品。随着我国乙二醇企业的不断壮大,截止到2010年,我国乙二醇企业也出现了大规模的投产。
      
      国内乙二醇产能现状:亚化咨询提供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10年底,中国的乙二醇生产能力将近400万吨,其中包括通辽金煤的15万吨煤制乙二醇产能。通辽金煤的产品方案已经从原来的20万吨,调整为15万吨煤制乙二醇和10万吨草酸。
      
      可见,乙二醇产能过剩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国内乙二醇产能数据已经占据了全球乙二醇产能的一半,尽管如此,国内生产商感觉不到压力,仍在扩大产能。2010年4月中旬,位于浙江宁波的中石化镇海炼化公司65万吨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投产,并生产出合格产品。该项目投产后,中石化在华东地区的乙二醇合计产能将达到200万吨,生产企业包括上海石化、镇海炼化、扬子石化和合资企业扬子-巴斯夫。其中,镇海炼化和上海石化成为中国最大的两家乙二醇生产商。
      
      2010年聚合MDI没有给市场太大惊喜
      
      2010年初,市场商家开始积极备货,希望在旺季收获较高盈利,但聚合MDI却在1-5月一直上涨动力不足,在商家和供应商的提价影响下,顶着市场货源供应充足的压力勉强上行至16500-17400元。最终在5月显露疲态,开始下滑之路,价格屡次突破市场预期,低端货源最低价格碰触14200元左右低点。期间市场抛售货源增加,市场库存逐渐消耗,加之厂商调节生产,8月终于开始止跌企稳,开始上行,但市场信心已经受到严重打击,虽期间偶有市场利好刺激,但已经难以有效带动下游跟进,市场偶尔展露的炒作气氛转瞬即逝,价格在波动中疲软上行。10月节后聚合MDI价格开始再次缓慢上行至17000-18000元水平。
      
      2011年硝基氯苯市场回稳 产业结构大调整
      
      硝基氯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主要用于医药、农药、染料、香料等行业,硝基氯苯也是一种基础化工原料,由它可以生产硝基苯酚、氨基苯酚,每年我国的生产能力为20万吨左右。硝基氯苯厂家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占全国总产能的60%以上。
      
      进入2011年1月份,受原料纯苯回升、库存大幅下降、需求开始放量等利好影响,行情缩量整理基本到位,后市反弹行情有望展开。其中,从市场反馈的信息表明,国内硝基氯苯存货大幅下降,部分企业基本是零库存,销售渠道恢复正常,企业前期库存压力得以充分释放,行情出现回暖迹象。加之临近中国传统新年,国内硝基氯苯企业不会大幅提高产量。因此,目前市场止跌回稳将为后市升温奠定基础。
      
      据悉,从江苏亚邦化工集团、江苏扬农集团、中石化南化公司等几家国内大型硝基氯苯生产企业了解到,硝基氯苯项目新建、扩建和异地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如南化公司将再建10万吨/年装置,亚邦公司计划新建10万吨/年装置,扬农在宁夏计划建设6万吨/年装置等。而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们有着共同的规划和目标:园区项目配套建设,产业链上下延伸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大调整。
      
      2011年国内环氧丙烷供应可能面临紧张

      
      2010年11月-12月环氧丙烷市场持低迷态势,刚进入的2011年,环氧丙烷市场供应出现紧张局面。截至到2011年1月18日,就山东氯醇法工艺计算,山东丙烯价高10650元/吨,液氯900元/吨,而环氧丙烷销售价高全面突破14100-14200元/吨出厂,利润逼近2000元/吨。为何环氧丙烷上涨如此之快呢?据消息称,2010-2011年国内聚醚扩产或新增项目多,上海高化2011年起环氧丙烷全部外采,另外,2010年镇海炼化28万吨环氧丙烷装置开工负面影响消化之快,以上3起事件刺激环氧丙烷价格快速上涨,导致该产品将面临紧张局面,使得聚醚厂家将在年底积极大量的采购环氧丙烷。
      
      综上所述,化工产品产能过剩的现象不止上述产品,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虽然产能过剩问题存在,但也要有效的控制生产。产能过剩现象,不仅会带来设备闲置,而且因为资源价格和环境成本扭曲,还可能扭曲“优胜劣汰”的机制。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